做強國內大循環(huán)是推動經濟行穩(wěn)致遠的戰(zhàn)略之舉。7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做強國內大循環(huán)重點政策舉措落實工作。
國家統(tǒng)計局日前公布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其中一季度5.4%,二季度5.2%。數據符合市場預期,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良好基礎。
今年以來,為應對外部挑戰(zhàn),我國把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huán)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擴大內需、促進生產、暢通循環(huán)。從統(tǒng)計數據看,人流物流資金流都在改善,上半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是增長的主動力。經濟運行在改善,上半年,貨運周轉量同比增長5.1%,旅客周轉量增長4.9%。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數據顯示,6月末M2同比增長8.3%。
就6月來說,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指出,出口增速有所反彈,并帶動工業(yè)增加值回升,但內需有所下滑,社會消費品零售、固定資產投資均較上月出現較大回落,物價也持續(xù)低位運行。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上半年外部環(huán)境劇烈波動,引發(fā)了超預期的“搶出口”效應,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不降反升;下半年美國全球對等關稅對我國出口的沖擊可能集中體現,出口有可能轉入負增長,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也可能由正轉負。因此,當前以促消費為核心,部署壯大內循環(huán),有很強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這也符合經濟增長動能轉換的大方向。
因此,本次會議指出,要找準關鍵著力點,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系統(tǒng)清理制約居民消費的不合理限制,優(yōu)化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順應居民消費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給,擴大新質生產力、新興服務業(yè)等領域投資,把內需潛力充分釋放出來,不斷增強國內大循環(huán)內生動力。要聚焦突出問題,提高政策精準度和可操作性,加強部門間協(xié)同配合,匯聚政策落實的合力,加快破解制約國內大循環(huán)的堵點卡點。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優(yōu)化政策設計,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積極幫助地方和企業(yè)解決困難、促進發(fā)展,齊心協(xié)力推動經濟持續(xù)向好。
王青認為,下半年一方面要抓緊現有政策落實,同時也會加強政策儲備,適時推出新的擴內需增量措施。其中可能包括增發(fā)超長期特別國債,較大幅度上調以舊換新支持資金額度,政策覆蓋范圍也會繼續(xù)拓展,推動促消費效應進一步擴大。此外,下半年促消費有可能不再限于耐用消費品,不排除把一般消費品和服務消費納入進來的可能。其他方面,下半年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支持資金額度也會上調,這對擴大新質生產力有直接推動作用,也有助于保持制造業(yè)投資增速處于較快增長水平。視情況需要,下半年也可采取增發(fā)一定額度專項債等措施,推動基建投資適度提速。總體上看,當前中國政府負債率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偏低水平,物價水平也較低,下半年以促消費為核心,大力提振內需的政策空間充裕,完全有條件更好地挖掘內需潛力,穩(wěn)定宏觀經濟運行。
溫彬、王靜文認為,擴內需方面,存量政策還有較大空間。以財政政策為例,半年全口徑下廣義財政空間還有超7萬億元,其中赤字、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額度分別剩余4.03萬億元、2.24萬億元、7450億元,余量充足。增量政策也已備好,已經提前預告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至今尚未正式公布,這將會是下半年最值得期待也最可能落地的政策工具。貨幣政策將靈活把握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jié)奏。隨著美聯(lián)儲重啟降息,我國貨幣寬松的空間將隨之打開,下半年應至少還有一次降息、一次降準可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繼續(xù)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的原則,突出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提振消費等主線,進一步提升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