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狠狠干狠狠爱,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影院视频

舉報專區(qū)
您的位置: 觀點
“假院士、假參事”背后的真問題
2025年08月11日08:43 來源:新華社 作者:馬曉澄
小號 中號 大號

近期,“阮少平”冒充“中國科學院院士”,“余鵬翔”假冒“國務院參事”,兩人相繼被拆穿身份造假。過去幾年,騙子利用假身份招搖撞騙,足跡遍及學校、企業(yè)、醫(yī)院、行業(yè)論壇等。

比如,“阮少平”曾到廣東某小學參觀指導,“余鵬翔”曾在某供應鏈生態(tài)峰會上致辭。在臺上,騙子是臉不紅、心不跳。在臺下,涉事機構前呼后擁、“眾星捧月”,上演了一幕幕荒誕劇。

在信息公開的時代,如此顯赫的身份本不難核查,但涉事機構要么迷信權威、不加把關,要么裝聾作啞、不愿拆穿,給騙子鋪上紅毯,給自己臉上“貼金”,雙方各取所需。

這背后折射的深層次問題是有些地方存在的“頭銜”饑渴和“帽子”崇拜。這給全社會敲響了警鐘。一旦戴上某頂“帽子”,似乎就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偏離榮譽稱號的本質,也催生了畸形的追逐。

消費“頭銜”、亂戴“帽子”,助長了歪風邪氣,也讓騙子有了得以生存的土壤。杜絕類似現(xiàn)象,不僅要涉事機構增強自律,嚴格把關,相關部門也應及時澄清,維護聲譽,全社會更要擦亮眼睛。如查實造假,要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理,不給騙子提供任何“唱戲”的舞臺。


責任編輯:李佩藺
關鍵詞:

余鵬翔,阮少平,假院士,假參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