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狠狠干狠狠爱,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影院视频

舉報專區(qū)
您的位置: 環(huán)球人物網>>觀點
每一代人的名字里,藏著社會變遷和時代氣質
2025年09月04日10:09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陳曦
小號 中號 大號

新學年,一份小學新生名單引發(fā)熱議——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8月31日,山東德州某小學迎來一年級新生報到,不少新生的名字如“知潼”“邕熙”等令人驚艷;青島一所學校的一年級新生作自我介紹,“叢鹿鳴、喻詩越、方胤旭、林見溪、沈聽瀾”等,充滿詩意與文化底蘊。

名以正體,字以表德。一個人的名字不僅關乎身份標識,更承載著家族的傳承、父母的期望。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曾多次講起給我取名的故事,當時為了找靈感,他們把《新華字典》翻了一周,反復查找和比對,不厭其煩、字字推敲的背后,是父母滿滿的愛與憧憬。

一個人的名字是時代變遷的一面鏡子。從“子涵”“梓萱”到“知潼”“鹿鳴”,看似是家長的取名偏好發(fā)生變化,實則折射出社會心理和文化審美的嬗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名字。新中國成立時,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時刻,很多人取名“建國”“國慶”“建軍”。后面一個時期,“援朝”“衛(wèi)東”“超英”“躍進”等名字大量涌現,與家國命運緊密勾連,帶著深深的時代烙印。改革開放之后,人們追求質樸、簡單、健康向上的生活,“單名風”隨之盛行,“強”“偉”“娟”“麗”等單名頗受青睞。進入新世紀,受各類網絡小說和港臺流行文化的影響,流行起了“子涵”“梓萱”等優(yōu)美雅致的名字??梢哉f,名字的演變歷程背后,藏著一個國家走過的道路,從閉塞到開放,從貧瘠到繁榮。

如今,更多富有古韻的名字映入眼簾。北京語言大學命名文化研究中心2024年的調查顯示,采用詩詞典故的新生名字占比已達38.7%,較2015年增長近三倍。這一趨勢是“國學熱”的生動注腳。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傳統(tǒng)文化的大力弘揚和文化類電視節(jié)目的熱播,公眾開始重新審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并從《詩經》《尚書》等典籍中尋找取名靈感,這是一種文化自信,也是一種文化自覺。對孩子而言,當他們了解到自己名字背后的典故和歷史,也會對傳統(tǒng)文化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此外,報道顯示,近些年“爆款”名字漸少,家長取名時更注重獨特性和寓意。猶記得我上學時,一個年級總有兩三個“皓軒”“子軒”,老師也經常記混。而當下新一批小學生的家長大多是80后、90后,相較于父輩,他們成長于物質更為富足、文化生活更為豐富的年代,因此也更注重個性化表達,希望孩子的名字不落俗套、意蘊悠長,在人群中更有辨識度。從隨大流到審美日益多元,某種程度上,取名的過程也是個體與時代對話的過程。

當然,人名是我們走向社會的第一張名片,還是要朗朗上口、簡潔好記。一段時間以來,諸如“朱雀玄武敕令”“周天紫微大帝”等名字曾引發(fā)爭議,一些人也因為名字里的生僻字而在信息錄入、公共服務等場景下面臨困難。在追求典雅、獨特的潮流里,如果用力過猛,可能適得其反。

關于人名的特征和變化,總能引發(fā)一波又一波討論。每一代人的名字里,都藏著社會變遷和時代氣質的諸多內涵,很是耐人尋味。


責任編輯:高瑋怡
關鍵詞:

名字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