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歷代文人先賢對花草樹木有著深厚的情感,不僅喜愛植樹種花,還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
759年冬天,唐代詩人杜甫攜家?guī)Э谟呻]右(今甘肅省南部)入蜀,輾轉(zhuǎn)來到成都。760年春,他在好友嚴(yán)武等人的幫助下,建成一座草堂,終于有了固定居所。此時正值春季,杜甫自己動手植樹,四處尋找樹苗花草。他在《詣徐卿覓果栽》一詩中描述找尋苗木的情景:“草堂少花今欲栽,不問綠李與黃梅。石筍街中卻歸去,果園坊里為求來。”
樹木栽植好后,杜甫精心管理、細(xì)心呵護(hù)。他在《惡樹》一詩中寫下自己管理樹木的感受:“獨(dú)繞虛齋徑,常持小斧柯。幽陰成頗雜,惡木剪還多。枸杞因吾有,雞棲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長漫婆娑。”
唐代李商隱的《贈柳》一詩寫對柳的贊美、對柳的離去的痛惜愛戀。詩中有一句“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其中所說“章臺”,舊時指春秋時楚國離宮。至漢代,京城長安章臺街旁多柳,唐時稱之為“章臺柳”。提到章臺柳,還有一段愛情故事。韓翃,南陽人,字君平,唐天寶十三年進(jìn)士,為大唐十才子之一。據(jù)孟棨《本事詩》載:韓翃少負(fù)才名,有一李姓鄰居,與他關(guān)系很好,便將家中歌妓柳氏送給他。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韓翃投軍,柳氏為了避禍,便削發(fā)為尼。平亂之后,韓翃派人尋找柳氏,并題了一首詩寄給她:“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yīng)攀折他人手。”韓翃預(yù)料得不錯,原來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亂的番將沙吒利,垂涎于柳氏美麗的容顏,便把她搶去。韓翃回到長安,在淄青節(jié)度使侯希逸部下供職,和韓翃為同事的將軍許俊對其遭遇深為同情,便騎馬馳入沙吒利府第,將柳氏奪回。侯希逸對許俊表示贊賞,及時報(bào)告朝廷。唐太宗作了批復(fù):“沙吒利賜絹二千匹,柳氏歸韓翃。”這段悲歡離合的故事,在唐代就已經(jīng)被許堯佐編成傳奇小說《柳氏傳》,又稱《章臺柳傳》,一時流傳,為士林樂道。
819年,唐朝詩人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時,見四周的山岡滿目荒蕪,發(fā)出了“巴俗不愛花,竟春無人來”的感慨。他苦口婆心,動員百姓一起栽樹種花。他在《東坡種花》一詩中寫道:“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有購花者,不限桃杏梅。百果參雜種,千枝次第開。”
為了培育、管理樹苗,白居易每日帶領(lǐng)童仆除草、施肥、培土、澆灌??吹阶约河H手栽植的樹長大成林,種下的花卉爭相盛開,他漫步其間,喜上眉梢,寫了很多寄情于樹木、花草的閑適詩,如“手栽兩樹松,聊以當(dāng)嘉賓”“白頭種松桂,早晚見成林”。
白居易在調(diào)離忠州回京城時,對忠州的一草一木都懷有感情,依依不舍。即使到了京城為官,仍念念不忘在忠州植樹種花的歲月,他曾在詩中說:“每看闕下丹青樹,不忘天邊錦繡林。西掖垣中今日眼,南賓樓上去年心?;ê阂鉄o分別,物感人情有淺深。最憶東坡紅爛漫,野桃山杏水林檎。”
北宋時著名詩人林逋聰慧過人、勤敏好學(xué),通曉經(jīng)史子集百家學(xué)說,又擅長書畫,精于詩詞。宋仁宗曾追賜他為“和靖先生”,后人多稱他為林和靖。林和靖酷愛梅花,早年到處游歷,四十多歲返回老家杭州,隱居孤山。在這里,他種下大量梅花,并飼養(yǎng)了兩只仙鶴。每當(dāng)他在湖中蕩舟時,逢有客人來,書童就將仙鶴放出,他見到飛鶴,便返回孤山迎接客人。他愛梅成癖,二十年不出孤山,終生與梅、鶴為伴,不娶妻,不生子,故后人送其“梅妻鶴子”的雅稱。
林和靖在孤山過著與世隔絕、怡然自得的隱居生活。每當(dāng)梅花盛開時,他便如癡如醉地在梅花叢中欣賞梅花的風(fēng)姿,品味梅花的神韻,寫下了許多詠梅詩篇。他的《山園小梅》一直為世人所推崇,被視為詠梅絕唱,其詩曰:“眾芳搖落獨(dú)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生動細(xì)膩地表現(xiàn)了梅花的風(fēng)韻以及自己的愛梅之情。
清代軍事家、政治家左宗棠揮師西征時,看到沿途“赤地如剝,禿山千里,黃沙飛揚(yáng)”的悲涼景象,即下令:凡大軍經(jīng)過之處,必須植柳迎候,否則,無論巡撫、縣令,提頭來見。很快,從平?jīng)銎穑筌姷侥睦?,柳樹就栽到哪里。左宗棠率部披荊斬棘,一路廝殺,待轉(zhuǎn)程回京時,沿途已是“千里隴原,柳絮娜娜”。在凱旋途中,行至酒泉時,見有幾棵樹的樹皮脫落,以至枯死,左公仔細(xì)察看,發(fā)現(xiàn)有一頭驢系在柳樹上,正在啃樹皮,他當(dāng)即火冒三丈,令侍衛(wèi)將驢趕至酒泉鼓樓下,擊鼓集合軍民訓(xùn)話。后下令將那頭驢斬殺,并宣布:如再有誰膽敢破壞柳樹,一律與驢同罰,格殺勿論。人們心膽俱驚,誰也不敢再傷一棵柳樹。幾年以后,柳樹成蔭。當(dāng)?shù)厝司蛯⒆蠊髡鲿r所栽的柳樹起名為“左公柳”。甘肅巡撫楊昌浚還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以贊頌此項(xiàng)功德:“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下。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fēng)度玉關(guān)。”(李學(xué)樸)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