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狠狠干狠狠爱,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影院视频

熱門搜索: 金磚

侯紹瀛:圖書四壁皆知己 詩酒三更盡故人

2023-04-06 09:54:43 來源:泰州日報 作者:徐強
大號 中號 小號

侯紹瀛像及其鄉(xiāng)試朱卷

圖書四壁皆知己,詩酒三更盡故人

——泰州學堂創(chuàng)辦者侯紹瀛

1902年泰州學堂創(chuàng)立,它的創(chuàng)辦者是當時的泰州知州侯紹瀛。

侯紹瀛,字東洲,廣西臨桂(位于今桂林市)人,光緒二年(1876)舉人,曾任睢寧、沛縣、清河(治所位于今淮安市清江浦區(qū))知縣,泰州知州。

侯紹瀛對教育情有獨鐘。光緒二十年(1894),侯紹瀛任清河縣令。次年因湖區(qū)灘地糾紛,到老子山察訪民情,見居民淳樸,但文盲居多,子弟求學無所。為啟迪人民,惠及子孫,他與當?shù)剜l(xiāng)紳磋商,倡建書院?!痘搓庯L土記》載:“清河縣令侯紹瀛,捐募所得凡二千四百余金,為屋三重,為楹十五,(光緒)二十三年告成。”他親筆書寫“猶龍書院”匾額,取老子在此煉丹意,兼取孔子對老子“行無影、去無蹤,猶若飛龍駕霧”的贊語,頗有尊孔揚道之意。

光緒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興學堂,江蘇各州縣官學、書院相繼改設學堂,當年泰興縣學堂創(chuàng)辦。光緒二十八年(1902),侯紹瀛署泰州知州,贈花翎加四品銜。冬天,他主持在胡公書院(即安定書院)舊址創(chuàng)建泰州學堂,次年(1903)七月落成,抓緊聘定教員,購置圖書、教學儀器;十月,泰州城歷史上第一所學堂——泰州學堂開學,學生有正齋、備齋各40人。

侯紹瀛親撰《泰州新建學堂碑記》,記述了辦學宗旨、施工過程以及對學生的殷切期望。此前的胡公書院,“久廢不治,兔狐窟起,滿目榛蕪。即所存屋宇,亦皆傾圮,過半不堪合用。”于是,他與陳文鐸、李毓彬、袁祖范、高錫爵、陳熙祖、徐世濟、張文澤等人召集工匠,儲備材料,進行改造。

書院原有禮堂、講堂、四至堂,均根據(jù)舊制加以修繕,仍在講堂后的胡公祠奉祀胡瑗;新建大門、東西轅門、執(zhí)事廳、客廳。各廳前后排列,兩側(cè)接回廊形成院落,四隅翹角飛檐,形似蝴蝶,俗稱“蝴蝶廳”。此外,還新建了東西兩齋、體操所、藏書樓、浴池、荷花池、環(huán)碧亭等。整個工程歷時10個月,新舊房屋共計85間,連接各屋回廊40間。施工運籌工作,李毓彬、袁祖范二人出力最多,其他人各司其職,“故能豐儉得中,規(guī)模合度。”

碑記對安定先生胡瑗作出了高度評價,指出“有宋之初,所以振圣學之緒,實在安定先生矣。”在飽受列強欺凌、災難深重的清代末年,侯紹瀛認為“海內(nèi)雖號多事,而圣人在上,憂勤惕勵,方以學校為要務”,他勉勵泰州學堂新生“既生安定之鄉(xiāng),復親炙安定于堂,意者好學深思,上希先生高風,以振先圣不傳之絕學。”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侯紹瀛倡辦泰州學堂的目的——希望學生能學得真知,傳承安定先生的優(yōu)良學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泰州學堂開辦后,辦學經(jīng)費來源有:稅契、稻捐、豬捐、鹽厘、鹽引津貼代征、田租等。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為泰州中學堂后,學生學額增加到正齋80人、自費生40人,每人每月可獲膳食補貼2銀元。

泰州學堂興建工程,共用款9400多銀元,經(jīng)費來源于公款和鄉(xiāng)紳捐資,其中侯紹瀛捐養(yǎng)廉銀1000銀元。在捐資倡辦泰州學堂的當年,侯紹瀛還捐養(yǎng)廉銀1400銀元,在時屬泰州的海安鎮(zhèn)倡辦鳳山兩等小學堂。

侯紹瀛在泰任職僅一年有余,但他創(chuàng)辦學堂,播撒了近現(xiàn)代教育的火種。如今,當我們漫步在泰州安定書院,仍可看到嵌于東側(cè)回廊內(nèi)的《泰州新建學堂碑記》,睹物思人,侯紹瀛120多年前對學生的諄諄教誨似仍在耳畔回響,令人肅然起敬。

除了關心教育,侯紹瀛還是一個很有歷史情結的人,尤其重視編修地方志。光緒十年(1884),他任睢寧知縣,此時睢寧已160多年未修志。在他的大力倡導下,一批飽學之士共同努力,兩年完成《睢寧縣志稿》。

侯紹瀛在該志序言中寫道:“一邑之有志,猶國之有史。舉凡山川、都鄙、人物、土產(chǎn)、疆域、沿革、風俗、盛衰、天心、人事之感召,陵谷滄桑之變換,以及忠孝節(jié)義,維持世教於不敝者,非志何以示來茲?”該志依《四庫全書總目》條分18類,主張縣志資料宜詳,語言宜簡;突出“河防”,專列一志;“藝文”作者,略敘小傳。該志被譽為佳志。

在長期的官宦生涯中,侯紹瀛醉心詩書,他自稱寥園主人,以詩文自娛,有《寥山樵唱》《南游樵唱》《南游草》《北游草》《北陵遺韻》《粵西五家文鈔》《明史論略》《異域風謠》《車戰(zhàn)圖說》等書傳世。

在古文創(chuàng)作上,侯紹瀛為清代最著名古文流派——桐城派廣西支脈代表作家之一;其存世詩歌、楹聯(lián)有集句聯(lián)《樂府雅聯(lián)》《挽曾國荃聯(lián)》《游狼山七言古詩》等。從他的《偶成》:“薄宦頻年四海身,歸來茅屋自安貧。圖書四壁皆知己,詩酒三更盡故人。拋卻世緣尋樂事,閑看物理得天真。茫茫歲月豈容老,也望兒孫愛早春”一詩中,我們能體會到晚年的他淡泊名利、安貧樂道,提倡詩禮傳家,享受天倫之樂。

從他所作《游狼山七言古詩》中,我們既能品味到“插天孤塔矗云表,披襟我更登其峰”的山水詩情,更能體會到“我聞勝國御倭寇,江海此正當其沖”的家國情懷。

侯紹瀛就是這樣一個關心教育、熱心修志、醉心詩書的人。侯紹瀛后裔,今定居于江蘇南京、上海、廣西南寧、臺灣等地。

責任編輯:馮小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