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罕見病折磨九年的江蘇啟東“輪椅男孩”董亦超,脖子以下無法動彈,只能依靠兩根手指答題,但他微笑面對人生,今年以632分的好成績考入東南大學。他以微笑積極擁抱人生的姿態(tài)感動了許多人,收獲了眾多關注與祝福。
董亦超(左二)在父母的陪伴下入學(央廣網發(fā) 受訪者供圖)
在關懷下快速適應,在探索中培養(yǎng)興趣
入學已近一個學期,董亦超有了怎樣的新感受?來到大學校園,他在母親顧衛(wèi)華陪讀下的生活,有沒有什么新改變?
記者:現(xiàn)在大學生活的適應期過去了嗎?身體吃得消嗎?
董亦超:過去了。身體蠻好的,東南大學特地為我開了一門康復課程來替代體育課,保證我的學分和身體實現(xiàn)共贏??祻驼n程內容包括神經肌肉電刺激、手部細節(jié)鍛煉、機械訓練等,還有老師的輔助訓練。
記者:你現(xiàn)在就讀的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文科試驗班,具體是怎樣的教學模式?
董亦超:專業(yè)大類培養(yǎng)的模式讓學生有充分的自由進行各個人文專業(yè)的探索,然后依照你兩個學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成效,依照天賦去選擇更加感興趣、更合適的專業(yè)進行進一步深造……不過也的確,這種非常開放式的(模式),實際上很容易讓人摸不到方向,如果你自身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雖然培養(yǎng)了興趣,但是也確實會比較迷茫。
記者:這個學期有沒有參加一些學校的活動?
董亦超:在正式開學之前,我參加了一次辯論賽,重陽節(jié)參加了敬老志愿服務活動,在學校的梅庵書院報名了長期值班的志愿者,參加了7場人文講座,加入了志愿實踐部和文體部,做一些干事的基礎工作……認識了很多人。
記者:你說到認識了很多人,其中有沒有深入了解的同道中人?
董亦超:確實沒有。因為大學是走班上課的,我又和我媽住在一起,缺乏了解的機會……我上下樓不方便,進去(別人寢室)也不大方便。
“過好自己的生活,謝謝大家的關注”
今年,董亦超受到了巨量關注,也完成了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身份轉變,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適應新的生活模式,這個處在大量關注中心的男孩,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
記者:上大學有哪些去之前擔心但最后沒有發(fā)生的事情?
董亦超:比方當時說校區(qū)太大,怕母親推得很難、很累,上課來不及什么的。校區(qū)的確很大,但是因為課間安排和課程設計的分布很合理,所以轉場都是來得及的。然后我也獲得了一個畢業(yè)的學長贈送的電動輪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母親推輪椅的負擔。
記者:上次采訪時,你們母子倆對彼此的評價都非常高,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生活模式后,你們雙方有沒有找到一個讓雙方都能夠減負的新的生活方式?
董亦超:拿到電動輪椅之后的確也算減了一點,但是因為上課時間較長需要久坐的緣故,電動輪椅并不適合在我上課期間使用,所以我原來的手推輪椅也是要帶著走的。即使我坐著電動輪椅,我媽也還是要推個輪椅,其實還是挺累的。如果天不是很冷的話,我可以開電動輪椅,然后我母親坐在我的手推輪椅上,我們倆像拉火車一樣,就算在一定程度上減負了。
記者:從你說要去東南大學開始就被媒體大量報道,進到學校之后也會有各界人士過來關注,雖然這些大多是基于善意,但也可能帶來一定的壓力。你是怎么去調試的?
董亦超:就是做好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把這些事情)太放在心上。
記者:新的一年到了,有什么想和關心你的朋友分享的?
董亦超:謝謝大家的關注,祝你們開心每一年。
帶給我們同樣感動的男孩還有一位。今年秋天開學季,湖北宜昌一位失去雙腿的15歲男孩借助平衡車堅持參加軍訓的視頻刷屏網絡,他“站”軍姿的挺拔姿態(tài)令不少網友動容。男孩名叫方宇翔,兩歲時因車禍導致雙腿截肢。今年,“板凳男孩”方宇翔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第一高級中學。
方宇翔(央廣網發(fā) 受訪者供圖)
將善意化作動力,讓自己成長起來
方宇翔和母親陳銀蓮接受采訪時又是深夜,與上次一樣。剛結束一整天學習的男孩仍活力滿滿,保持著小太陽般的積極。
記者:上高中后身體吃得消嗎?對于高中生活適應嗎?
方宇翔:吃得消。剛開始不是蠻適應,早自習不是很清醒,現(xiàn)在早自習感覺也蠻清醒的,記東西都能記得住,個人感覺已經適應得差不多了。
記者:軍訓時爸爸跟教官說不要給你特殊待遇,現(xiàn)在是不是這話也刻到你腦子里了?
方宇翔:是的,我感覺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嘗試我所不能做的事情,把那些不能做的事情變成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如果只在那一個范圍里面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眼界終究還是有點太低了,終究還是要靠別人……不如靠自己,磨礪自己,讓自己成長起來。
記者:這個學期有沒有參加一些學校的活動?
方宇翔:有參加,比如說運動會。運動會不僅有運動比賽,還有晚會,有唱歌跳舞,我還報名吹葫蘆絲,收到挺多掌聲,我當時感覺還是蠻高興的,覺得大家都在為我鼓掌。
記者:有什么心愿嗎?
方宇翔:近期就希望在期末考試能夠考到年級前20或者前15這樣的好成績,讓自己的年過得開心一點。
記者:要是考得沒有達到預期,會受到責備嗎?
方宇翔:倒不會,就是說自己最關鍵,要自己有總結,自己哪里沒搞好、是不是態(tài)度沒有到位、還是書寫不夠端正、有沒有扣卷面分……自我檢查一下,思考自己的失分點在哪里??己昧藡寢屪匀痪捅頁P我,或者帶我出去吃大餐。
記者:你受到了很多關注,哪怕都是善意的,接受起來會不會也有一些壓力?
方宇翔:壓力肯定還是有的,每當有壓力的時候我就在心里鼓勵自己要做得更好,將這些善意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讓自己更加趨近完美。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肯定是不斷趨近完美、止于至善的一個過程……當然,日常生活中就是做更加真實的自我,在真實的(基礎)上面讓自己更加完美,我肯定就是先要讓自己開心——一種由內而外的開心。
“我希望他一直都那么陽光”
晚上方宇翔放學后,方媽媽和貓貓會在家門口迎接他。和媽媽講講學校發(fā)生的趣事、和貓貓玩一會、看看《讀者》上的名家文章……這些讓方宇翔在學著成長的同時也學會放松。“成長”,也是方媽媽談起兒子時最常提到的關鍵詞。
記者:上高中后,宇翔有沒有一些變化?
陳女士:有的,有好多東西他都在慢慢地學會去成長。像生活當中的自理,他自己能做的都會自己去做,不一定說非得要等著我去給他完成。
記者:宇翔一直都是如此開朗陽光嗎?
陳女士:他在很小的時候,每當碰到一些可能會影響到他的事情時,我都會積極地給他開導和講解,然后他也蠻懂事,好多他一講就懂,所以說性格從小學到現(xiàn)在,一直都是這個樣子的。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我一直害怕他在學校不合群,怕他被同學孤立,但是我感覺在這方面他自己都處理得蠻好。
記者:您現(xiàn)在對宇翔還有什么期待嗎?
陳女士:最大的期待就是我希望他的心態(tài)一直都那么好,一直都那么陽光。我一直跟他說的一句話就是,在網上有很多人認識你,你知道大家最喜歡你的一點是什么嗎?就是你陽光開朗,這一點我希望你永遠保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