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狠狠干狠狠爱,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影院视频

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武大走紅哲學教授蘇德超:不要過分追求結果,要追求過程

2023-11-18 09:35:46 來源:紅星新聞 作者:陳卿媛 等
大號 中號 小號
原標題:武大走紅哲學教授蘇德超再談“反內卷”:不要過分追求結果,要追求過程

“把100年縮短成100個月過,仍能獲得100年才能取得的成就,你愿意這樣過嗎?”“卷的目的不是為了更高更快更強,而是為了讓自己舒服。”近日,武漢大學教授蘇德超在課堂上講“反內卷”,帶大家思考“人生的意義”,擊中了很多年輕人的內心。蘇德超上課的視頻被人剪輯登上了熱搜榜,年輕人紛紛表示“我悟了”“不卷了”。

11月16日,紅星新聞記者對話蘇德超教授,他認為,哲學的一大功能是撫慰人心。完全避免內卷并不切實際,但學習哲學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焦慮。

蘇德超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珞珈學者。2022年5月,他注冊了抖音賬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哲學知識,用哲學知識理解和探討熱門社會話題。近日,蘇德超關于內卷、精神內耗、享受孤獨等熱點話題的發(fā)言,引發(fā)了年輕人的共鳴。

用哲學的方式打破內卷

追求生命的體驗而非結果

紅星新聞:你為什么通過自媒體來講哲學知識?

蘇德超:首先,自媒體是一個浪潮。其次,我發(fā)現(xiàn)進入大學的“00后”學生都使用自媒體。作為老師,我們當然要熟悉自己所教的對象和他們所使用的工具。如果他們特別喜歡短視頻、大學講座視頻,那么我們也可以把課堂內容或者同學們關心的話題錄制下來,放到網(wǎng)絡上讓更多的學生看到。

紅星新聞:你對自媒體賬號有什么目標或規(guī)劃嗎?

蘇德超:我原本打算在退休之后做自媒體。2022年在去廣州講學的時候,有幾個朋友覺得講的內容不錯,沒有跟我商量就先做出來了,還引發(fā)了一定的熱度。中間暫停過一段時間,但不斷有網(wǎng)友問還有沒有視頻。我想既然做了,也不好完全停下來,于是今年開學之后,我就把那些課程錄下來,請朋友剪好之后上傳發(fā)布。

紅星新聞:你最近講關于內卷的內容引起很多年輕人共鳴,在哲學上我們怎么理解內卷?

蘇德超:從哲學上講,內卷有4大特征:有收益、收益遞減、賽道封閉、競爭者多。不努力就完全沒有收益,但大家都努力,收益就會越來越少,加上競爭者多,賽道封閉,所以大家才會普遍不滿意。

要打破內卷,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科技的方式,就是擴展賽道,通過科技發(fā)展開發(fā)新的行業(yè)。另一種是接近于宗教或者文化的方式,這種方式告訴我們,我們要的不是更高更強更快更高級的東西,努力不是為了獲得物質、獲得名聲,而是為了我自己獲得更好的生命體驗。通過克制欲望來反內卷,反內卷在效果上接近于“躺平”。“躺平”的祖師是莊子,“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實際上就是隨遇而安。但“躺平”主要是心理上的,而不是行動上的。行動上完全躺平,并不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紅星新聞:你覺得現(xiàn)在的年輕人可以避免內卷嗎?

蘇德超:完全避免是不切實際的。我們可以用一些文化的手段,去安撫我們的心理,不要只是朝向目標。在學習、工作過程中,我們本身可以獲得快樂,我們要的是快樂,結果是附帶的。當我們不朝向收益的時候,哪怕收益遞減,我們也不會為此焦慮。

按照盧梭的說法,內卷可能還跟虛榮、鄙視鏈有關。我們總是喜歡比較,不愿意比別人差,特別是在物質層面或社會名望層面。而無論是物質還是社會名望,它的供給都是有限的,這就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內卷。

莊子過的是一種真正的“佛系”生活,但它不是不奮斗的生活,奮斗的結果是自然而然的,我們要更看重奮斗的過程。如果我們倡導過程,不去關注結果,也許可以減輕我們內卷的心理壓力。內卷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事實上的內卷,第二個是這個事實上的內卷導致的心理的倦怠和焦慮。心理的倦怠和焦慮是可以通過文化來克服的,但事實上的內卷很難完全克服。

紅星新聞:你認為普通人遇到內卷的環(huán)境該如何自處?

蘇德超:這一點我覺得“00后”可能比上一代人要做得好得多,他們的能量更多是內在的,在克服負面心理方面也有做得更好的巨大空間??傊覀儾灰^分追求結果,要追求過程;不要活在別人的評價里,而要活在自己的感覺里。只要在道德和法律的規(guī)范內,自己感覺好,就不要管別人的評價。一個社會所有人的自我感覺都很好,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社會。

哲學的一大功能是撫慰人心

寄語年輕人:相信未來,內心溫暖

紅星新聞:很多人認為哲學晦澀難懂,但你用一種通俗易懂、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方式來講哲學,讓大家了解了很多哲學知識。在你看來,是否每個人都有必要去了解一些哲學知識?

蘇德超:首先我澄清一些誤解,第一,實際上我視頻中講的很多東西沒那么簡單,也很難;第二,我在課堂可能講兩三個小時,但真正能剪出來放在網(wǎng)絡上的不會超過五分之一,因為大學課程中確實有非常難的部分。

關于我們是不是都應該懂一點哲學的問題,我覺得當然應該。因為現(xiàn)在社會壓力那么大,我之前有視頻講“i人(內向型人格特質)遇到挑戰(zhàn)的時候也應該尋求幫助”,這個視頻獲得大量關注,還上了各個平臺的熱搜榜,說明整個社會確實存在普遍焦慮。哲學其實可以反思我們生活的底層邏輯,很多時候生活出問題,是我們底層邏輯出了問題。經(jīng)過哲學反思,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思想變得更加自洽,這也能給我們帶來快樂。

有幾種手段可以克服普遍焦慮:一是技術手段,即心理咨詢;二是文化手段,就是通過學習哲學;三是宗教手段,如果你相信些什么,也可以克服焦慮。我們的主流文化是無神論文化。在無神論文化里,學一點哲學,實際上是可以替代宗教的。

哲學的一大功能是撫慰人心。在今天,如果哲學不能提供撫慰人心的功能,它的用處就不那么大了。因為以往哲學能夠做的,現(xiàn)在科學都可以做,而且做得更好。如果這個時候哲學還不能撫慰人心的話,很多人會認為,基本上哲學存在的必要性就很可疑了,它就只是一種審美偏好,是大家對過去的一種文化鄉(xiāng)愁。哲學有用就在于它可以從底層來撫慰人心,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學習哲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紅星新聞:在你看來,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蘇德超:我覺得人生的意義首先是讓自己過得幸福,讓自己在乎的人過得幸福,讓自己在乎的人,他們在乎的人過得幸福。這實際上就是傳統(tǒng)的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希望這個世界好的話,首先自己應該好,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好,也很難讓世界變好。只有每個人都好了,世界才能更好。這是我的一個比較樸素的想法。當然,如果自己幸福跟別人幸福沖突的話,我們依然要提倡犧牲精神。不能強求人人都可以做到,這很難,但還是要提倡。為他人付出,最終會溫暖自己。

紅星新聞:你想對現(xiàn)在的年輕人說什么?

蘇德超:相信未來,內心溫暖,這是最重要的。( 陳卿媛 羅夢婕 張宇軒

責任編輯:高瑋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