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查分時
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各種查分短視頻刷屏社交媒體
沖上熱搜的
可謂各個是高分學霸
什么“700多分考生家長半夜接到清華電話”
“男生高考681分滿臉淡定父親激動抹淚”
“估分700結(jié)果真考700”
……
有人不禁感慨
“沒考個700分左右
都不好意思上熱搜了”
金榜題名是喜事
被他人成功的喜悅所感染
由衷地為考生感到高興
本是人之常情
但在為學霸們喝彩的同時
我們也別忘了
高分總是有限的
“遍地學霸”只是一種假象
在熱搜“高分扎堆”的現(xiàn)象下
不少網(wǎng)友表示感受到了心理壓力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也很簡單
一來
沒考好的學生不會特意分享
二來
高分是部分媒體、平臺的“流量密碼”
此外不乏一些營銷號炒作渲染、制造焦慮
這樣一來
就形成了“學霸遍地走”的假象
此前
社會上大肆炒作
“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
極大增加了社會焦慮心態(tài)
為此
從國家到地方
都出臺了不少辦法來遏制這一風氣
比如禁止宣傳“狀元”、不顯示排名靠前的成績等
有媒體認為
如今的“滿屏高分”
亦有另起爐灶、再造焦慮的嫌疑
其實
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無論分數(shù)高低
努力了就好
聚光燈外
那些分數(shù)相對普通的考生
同樣也通過高考
收獲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還記得那個出考場后
和環(huán)衛(wèi)工媽媽相擁流淚的少年嗎?
小伙子叫任旭明
媽媽任紅娟是河北定州的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
母子二人相擁而泣的畫面
感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
據(jù)報道
任旭明考了470分
而河北省物理類本科線為439分
任旭明的成績
超過了本科線31分
在一片祝福聲中
不乏有人給出“分不夠高”的評價
但任紅娟對這個成績感到滿意
并表示
這是他12年努力的成績
希望能夠報個好志愿
“挺好的!”
她表示
希望兒子上大學后繼續(xù)努力
好好學習
爭取考研
家里會全力支持他
熱搜上
為孩子的高分而忘我慶祝的父母
比比皆是
但只有極高的分數(shù)才能讓人快樂嗎?
那也未必
6月23日
江西宜春
一男生查出高考分數(shù)584分
一家人笑得合不攏嘴
男生的媽媽說
出分后,他很緊張
不敢自己查分數(shù)
便讓爸爸幫他查
看到成績是584分
父子就特別開心,一直在笑
她對兒子這個成績很滿意
替兒子開心
正如網(wǎng)友所說的那樣
高低是相對的
滿足是絕對的
還有男孩為了緩解緊張的情緒
在查分前挨個打掃房間
因為平時成績不太穩(wěn)定
即使沒考好
父母回家后看到整潔的屋子
心里也能開心點
這樣的做法
狠狠“戳中”了許多網(wǎng)友
不少人表示
熱搜的高分多到讓人麻木
但其實
緊張地查分、平靜地接受
拿到一個基本符合自己平時水平的分數(shù)
才是大多數(shù)人的狀態(tài)
人生是曠野
不是軌道
正所謂“成敗有時,不可喪志”
每年各大名校的“搶狀元大戰(zhàn)”固然有趣
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普通考生而言
比起關(guān)注既定的分數(shù)
適時、理性地規(guī)劃未來的方向
更加重要
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點
對于考生來說
不因一次優(yōu)秀而自滿
也不被一時的失意擊垮
才是應該有的心態(tài)
對于社會來說
不光以成績論英雄
為高分鼓掌慶賀的同時
也要看見在“沉默的螺旋”中
努力前行的大多數(shù)
“滿屏高分”之外
普通人的人生同樣精彩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