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遠行萬里,便能飽覽天下美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不少城市打造了“微縮景觀”樂園,復刻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特色風貌與標志性建筑,琳瑯滿目、包羅萬象。在這里,游客可以一站式獲得“全球性體驗”。但好景不長,不少樂園經(jīng)歷迅速火爆又逐漸沒落,最終淡出大眾視野。今天,咱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在不少人看來,“微縮景觀”樂園曾是一代人的記憶。以位于廣州的世界大觀為例,漫步其中,飽覽時代廣場、巴黎歌劇院、古希臘劇場、阿拉伯劇場、英國劇場等復刻建筑,身臨其境體驗“一日環(huán)游世界”的美好。規(guī)劃有序的建筑群搭配園內(nèi)各式各樣的設計,細致入微地還原著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地標性建筑和文化風貌。據(jù)說最熱鬧的時候,48萬平方米的園區(qū)里游客摩肩接踵,每月平均客流量超過10萬人次。
然而,短短幾年,人聲鼎沸的樂園逐漸失去往日的喧囂。游客減少,年久失修,管理方甚至都已經(jīng)退場。雕塑上爬滿藤蔓,墻體上幾多殘破,鐵質(zhì)的架構,經(jīng)雨水沖刷,變得斑駁不已。隨著時間的流淌,這里逐漸成了一些人自發(fā)徒步、拍照打卡的所在,在斑駁的景色中尋找定格時光的回憶,致敬逝去的美好,也不乏發(fā)現(xiàn)殘破衰敗感的獵奇。
客觀來看,“微縮景觀”類型的樂園曾經(jīng)受到歡迎絕非偶然。上世紀末,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出國旅行還不太現(xiàn)實,來到“微縮景觀”樂園仿佛走進了博覽世界的天地,可以近距離接觸不同國家、觸摸不同文明。盡管大多景物都是仿制復刻,但每個微縮建筑模型的背后,是周密的計算測量、精心的制作修建和別出心裁的匠心,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時代在發(fā)展,見識也隨之水漲船高。當全球開始互通互聯(lián),大洋彼岸的建筑和地標不再遙不可及,出國游、深度游走進人們?nèi)粘I睿J識世界的窗口也越來越直接、越來越多樣。與此同時,一些城市建成的“微縮景觀”樂園存在同質(zhì)化現(xiàn)象,特色不夠明晰,定位不夠準確,在挖掘跨文化建筑背后的內(nèi)涵上做得不夠深入,走馬觀花的體驗很難實現(xiàn)對游客們的持久吸引。
也要看到,“微縮景觀”樂園不再受到追捧的背后,游客對游樂園的需求也在發(fā)生轉(zhuǎn)變。以前,“微縮景觀”樂園因其精心設計的建筑美感,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游客們的好奇心。近年來,從腎上腺素飆升的過山車,到具有地標屬性的摩天輪,再到仿佛置身影視劇情景的主題公園,游客們在盡享文化之旅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沉浸式、感受式、互動式的體驗。相比之下,“微縮景觀”樂園游玩體驗的單一性,成為其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掣肘。
當然,并不是每一家“微縮景觀”樂園都在走向沒落。不少樂園設計師正在用迸發(fā)的靈感,提升游客暢游迷你世界的樂趣。有的通過打造審美化的人造空間,突破時空限制,創(chuàng)造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魔幻場景;有的憑借聲光、電動等科技加持,捕獲游客注意力;有的加入了峽谷漂流、冰雪世界等更多體驗類項目……這些嘗試和努力,為“微縮景觀”樂園的轉(zhuǎn)型提供了可能。
“微縮景觀”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可以自由想象的“小世界”,樂園則將這種美感送到了大家身邊。伴隨著時光流逝,曾經(jīng)“微縮景觀”樂園里的妙趣橫生和歡樂嬉鬧或許淡去了色彩,但它帶給人們的體驗彌足珍貴。游客的需求在變,樂園的面孔也在變,唯一不變的是,只有那種純真的快樂和那份美好的回憶。
這正是:
街巷弄里,不知東西。
悉尼巴黎,盡收眼底。
創(chuàng)新賦能,應需轉(zhuǎn)型。
游園之美,重在悅心。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