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法國文豪亞歷山大·仲馬誕辰220周年。亞歷山大·仲馬又稱大仲馬,是中國讀者非常熟悉的名字,他的《基督山伯爵》影響了幾代中國人。如果進行一次民意測驗,詢問古今中外通俗小說中,哪一部最受讀者歡迎,那么回答《基督山伯爵》的一定不在少數(shù)。不管怎么說,《基督山伯爵》自從在報紙連載以來,就引起了巨大轟動,100多年來暢銷不衰。至于這部小說究竟譯成多少國文字,發(fā)行了多少冊,又有多少人讀過,恐怕很難統(tǒng)計了——大仲馬由此被后人譽為“通俗小說之王”。
大仲馬
小鎮(zhèn)上的文學少年
1802年7月24日,大仲馬出生在法國北部美麗的維勒科特萊小鎮(zhèn)。小鎮(zhèn)距巴黎不遠,林木繁茂,風景清雅,各種野生動物棲居其間,是個迷人的地方。
大仲馬父親是拿破侖手下的一名將軍,在共和國時期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但因堅持共和制度,在第一帝國時期失寵,后來抑郁而終。大仲馬后來在《基督山伯爵》中穿插了許多拿破侖時期的人物和往事,其中不少情節(jié)中就有父親的影子。父親去世時,大仲馬剛剛4歲,母親成了他的啟蒙老師,她給大仲馬講述父親經(jīng)歷過的每一場戰(zhàn)役、每一次政治事變,形成了大仲馬最初的政治態(tài)度和對歷史進行探究的興趣。
大仲馬從小喜歡讀書,《一千零一夜》《博物學》《圣經(jīng)》等都是他的最愛。他還讀過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勒薩日的《吉爾·布拉斯》以及瓦爾特·司各特的小說。除了讀書,大仲馬還喜歡在森林里閑逛,跟獵人學習了不少狩獵、動物和射擊的知識。16歲時,大仲馬與一位美麗少女陷入愛河,初次嘗到了愛情的甜蜜——所有這些閱讀和經(jīng)歷,都為其后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埋下了伏筆。
1822年,大仲馬來到巴黎謀生,在掌璽大臣奧爾良公爵的辦公室當抄寫員。他發(fā)奮學習,自學成才。他熱衷于閱讀莎士比亞、拜倫和席勒的作品,開始發(fā)表詩歌和短篇,并寫作通俗喜劇。1829年,他的《亨利三世及其宮廷》上演,獲得了巨大成功,這是第一部法國浪漫派的劇作,預示了浪漫派日后的成功。在巴黎期間,大仲馬與一位縫衣女工產生了感情,并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小仲馬。
文學之路從戲劇開始
大仲馬的文學之路是從戲劇開始的,后來逐漸開始了小說創(chuàng)作。19世紀初期,歐洲的報紙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報刊連載小說也應運而生。大仲馬小說大都以真實歷史作為背景,情節(jié)曲折生動,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流暢機智,很適合在報刊連載。大仲馬創(chuàng)作了大約80余部小說,其中以《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最為有名,《基督山伯爵》深受讀者歡迎。
《基督山伯爵》描述了一個復仇故事,情節(jié)復雜曲折。小說主人公愛德蒙·唐泰斯受船長委托,為拿破侖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小人陷害,被打入監(jiān)獄。為了逃出牢獄,唐泰斯在牢房內偷偷挖了一條地道,其間與隔壁牢房里的法里亞神甫不期而遇,神甫臨終前將地中海一個小島上埋藏著珍寶的秘密告訴了他。最后唐泰斯鉆進放神甫尸體的麻袋,讓獄卒扔到海里,終于逃走了。后來唐泰斯找到基督山島上的寶藏,并了解了自己被陷害的前因后果,化名基督山伯爵,回到巴黎開始了復仇之旅——當年關押基督山伯爵的那座監(jiān)獄就是伊夫堡,這座古堡也因小說而名聲大噪。
《基督山伯爵》。資料圖
伊夫堡是法國南部大港馬賽的門戶,距離海岸不遠,站在馬賽的海灘上即可看見。小島全部由石灰?guī)r組成,懸崖峭壁上矗立著一座灰蒙蒙的城堡,這就是伊夫堡。16世紀20年代,為了防御西班牙人入侵,法國國王下令修建了這個堡壘,并安置了大炮和士兵。由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伊夫堡成為當時的兵家必爭之地,后來隨著時代變遷,伊夫堡逐漸失去了戰(zhàn)略價值,最終成為對付異教徒和叛逆者的政治監(jiān)獄,這也是《基督山伯爵》中唐泰斯被關押于此的歷史背景。《基督山伯爵》成書后,伊夫堡無意間名揚天下,許多熱心讀者帶著小說來此游覽,尋找基督山伯爵的蹤跡。也正因為這些原因,1950年代,法國政府批準伊夫堡為國家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并對其進行了修葺和維護,供全世界文學愛好者和旅行者游覽。
基督山城堡的風雨
基督山城堡是大仲馬中年以后的居所,這座城堡并不在基督山島上,而是位于巴黎西部遠郊的圣日耳曼昂萊。這里有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行宮,也正是在這個地區(qū),大仲馬創(chuàng)作了《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等膾炙人口的小說,這里可以說是大仲馬的文學故鄉(xiāng)。
小說中唐泰斯化身基督山伯爵后,為自己修建了一座城堡,大仲馬以基督山伯爵自居,但苦于沒有自己的城堡?!痘缴讲簟吠瓿珊?,大仲馬在圣日耳曼昂萊山腳發(fā)現(xiàn)了一塊風水寶地,這里俯臨塞納河,風景優(yōu)美,他在此買下一片地皮,請建筑師為其修建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城堡,配上一幢哥特式的小樓,并且還要建一個英國式的花園,帶上幾條小瀑布。
建筑師聽了驚得目瞪口呆,大聲嚷嚷:“這我可辦不到,先生!這是一座黏土山丘,造起樓來會滑進塞納河的。”“您盡可以挖到巖石層,建造兩座地下室。”“這樣一來,造價會高達20萬法郎。”而大仲馬的回答足以刻畫出他豪爽的性格:“但愿如此!”
整個計劃如期完成,1847年7月,這座建筑竣工,被命名為基督山城堡。城堡建在河邊的一片森林里,幽靜隱蔽,堡中有兩座建筑,主建筑供大仲馬居住和招待客人,另一座小建筑是他的書房,以“伊夫堡”命名?;缴匠潜さ慕ㄖL格符合大仲馬所追求的富麗堂皇,但更體現(xiàn)了主人文學家的特點,窗簾的掛鉤上飾有大仲馬喜愛的作家側身像,有荷馬、莎士比亞、歌德、拜倫和雨果等人,客人問為什么沒有堡主本人的,大仲馬驕傲地回答:“我住在里面!”
應邀前來祝賀喬遷之喜的客人多達600余名,盛況空前。更令人驚訝的是,這種盛況持續(xù)了數(shù)年之久,城堡內每天高朋滿座,賓客如云,任何一個手頭拮據(jù)的作家、藝術家,只要有需要都可以來此做客,而其中大多數(shù)人,大仲馬甚至連名字都不知道。據(jù)說這些支出就有幾十萬法郎,可見大仲馬的慷慨比小說中的基督山伯爵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仲馬并未因此而停止寫作,在眾多賓客飲酒作樂的時候,他悄悄躲進靜謐的“伊夫堡”,將奇妙的構想和如潮的文思化為文字,小說《四十五衛(wèi)士》《約瑟夫·巴爾薩莫》《大野心家》《王后的項鏈》等就是在這里完成的。除了創(chuàng)作小說,大仲馬還將《瑪戈王后》等小說改編為劇本,在劇院上演。
后來,大仲馬讓人雕刻了一尊半身像,放在基督山城堡的大廳中央,還配了這樣一句話:“我愛愛我的人。”其實這正是《基督山伯爵》所表現(xiàn)的核心思想。
文本刊特約撰稿 王凱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