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狠狠干狠狠爱,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影院视频

對話萬曉利:試圖說明“民謠”,會很淺薄

2023-02-24 09:17:51來源:新京報網(wǎng)作者:張赫

在萬曉利的音樂中,你總能產(chǎn)生對人性更深刻的探知。比如,他以“狐貍”、“陀螺”等平凡之物明喻,思考社會與生命的要義;以樸素信念消解人生殘酷,“這一切沒有那么糟”。當然,他也有《初夏》《水城》這樣更加個人的,收割生活煩惱的自我對話。最火的時候,萬曉利曾被譽為“后民謠時代的鮑勃·迪倫之子”。

但近年來,萬曉利似乎很少再表達——他已經(jīng)五年沒有推出新專輯了。在很多場合,他也婉拒以“民謠歌手”的身份展示自己——他不喜歡被定義。也正如他所理解的“民謠”,無法被任何詞匯所概括。“這么多年我的作品一直被大家稱為‘民謠’。但在我眼里,它們就是一首歌而已。”此次,參加民謠音樂類競演節(jié)目《我們民謠2022》,萬曉利再一次吸引到了觀眾們的目光。

《狐貍》&《陀螺》

狡猾的人不見得是狐貍,可能是看起來非常乖的兔子

如果說,二十年前大眾對于民謠的認知,仍停留于思念、憂傷、風花雪月、校園情懷,2002年萬曉利的橫空出世,無疑開啟了民謠對人文性的深入觸達。

我們無法繞過萬曉利的人生來淺談他的創(chuàng)作。

和所有“北漂”音樂人一樣,萬曉利也經(jīng)歷過在夢想、現(xiàn)實之中痛苦掙扎的那些年。1994年,他帶著妻女來到北京,以酒吧駐唱為生。當年,“河”酒吧是許多北漂音樂人的“烏托邦”,萬曉利每周三也會在這兒演半場,其余時間就和馬條、鐘立風、郭龍、張瑋瑋這些人聚在一起玩音樂。這期間,萬曉利創(chuàng)作了很多歌。他想要出一張屬于自己的專輯。但那個年代,除了簽約唱片公司,沒有其他發(fā)歌渠道。“生活上我們就是唱歌、掙錢,我覺得還好。但出不了歌就很苦悶。”他曾經(jīng)在媒體采訪中回憶,每次站在臺上唱歌,自己總會在腳邊放一瓶酒,沒一會兒就都喝完了。

痛苦的終點是詩意,也是藝術(shù)家的寶貴財富??衫C的是,萬曉利的經(jīng)典歌曲《狐貍》《陀螺》幾乎都是在這個時期創(chuàng)作出來的。其中《狐貍》這首歌如果不聽旋律,很多人會以為是童話故事:“我是一只狐貍/我住在森林里/我的對手太愚蠢/我誰也看不起……”但于萬曉利而言,《狐貍》是他創(chuàng)作之路的重要轉(zhuǎn)折——過去,他寫的歌曲總是相對柔和與孤寂。“來北京之后,我聽了一些國外音樂,(旋律創(chuàng)作上)受到了新的啟發(fā)。具體到歌詞,是因為剛進入社會,看到了很多跟自己想法不太一樣的事。就如歌里邊所說,如果這個世界是一片森林的話,那么很多人是狡猾的;這些狡猾的人不見得是狐貍,可能是一些看起來非常乖的兔子。”

那時大家白天寫完新歌,晚上就會拿到“河”酒吧唱。后來,萬曉利出了第一張唱片《走過來 走過去》,收錄了《狐貍》在內(nèi)的多首歌曲,這張專輯也是在“河”酒吧錄制的。人文表達的樸素與犀利,原生態(tài)的反思與批判,都被最大化地保留了下來。“那會兒就是平常玩的狀態(tài),錄下來就是一張專輯了。”

而另一首歌《陀螺》,相較《狐貍》似乎略顯反諷感不足,但鈍痛感有余。這首歌以鳥鳴開場,“在田野上轉(zhuǎn),在清風里轉(zhuǎn),在飄著香的鮮花上轉(zhuǎn)”。極具記憶點的簡單詞句之中,吟誦的卻是人生的得與失、妥協(xié)與反抗。

萬曉利回憶,那一年他帶女兒去八一湖玩,看到很多人在冰上打陀螺。陀螺被抽得生疼,卻沒有任何反擊,只能越轉(zhuǎn)越快。“我當時覺得這個意向挺美的,回家后就寫了這首歌。人生不也是一個轉(zhuǎn),要么被別人抽著轉(zhuǎn),要么別人不抽你的時候,自己去轉(zhuǎn)。就像生命一樣,開始就是輪回。沒有思考會很苦,知道太多也挺苦的。”在萬曉利的許多作品中,你總能感知到如此提煉于生活細枝末節(jié)中的哲學(xué)。

那陀螺如何轉(zhuǎn)起來才能更好,更輕松,更快樂?萬曉利很少在音樂中給出相對明確的解答。不同人生閱歷、審美能力、思考維度,都令萬曉利的表達足以生發(fā)出千萬種不同的釋義。這正是民謠音樂的魅力,也是藝術(shù)的魅力。

《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么糟》

是某一階段整體的、零散的綜合感受

《走過來 走過去》獲得不俗反響后,萬曉利也從酒吧走上了音樂節(jié)舞臺。彼時,以萬曉利為代表的“新民謠”正呈現(xiàn)昂揚的發(fā)展勢頭,但萬曉利卻不愿重復(fù)過往。他要不斷思考,不斷創(chuàng)作,重新激活自己。

萬曉利擁有了一臺電腦——他想要嘗試樂器和電腦的結(jié)合。沒有任何經(jīng)驗參考,沒有大量信息可供學(xué)習(xí),他只能寄希望于“自我完成”,硬著頭皮嘗試電腦編曲、縮混,操作完成整首音樂作品。“雖然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也有各種小問題,但當有一些眉目,快完成的時候,我還是挺開心的,之前的擔心一下釋然了。”這一瞬間也成為了他在音樂上的表達契機:“被劊子手砍下了人頭/魂魄還能留戀最后九秒/第七秒時突然從夢中驚醒/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么糟……”

在萬曉利看來,每一個當下的感受,并不足以支撐他完成一首歌。但是當“契機”來臨,在音樂表達過程中,可能很多不太輕易想起來的瞬間或感受都會一一浮現(xiàn),“所以《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么糟》這首歌里包含的是我某一個階段,整體或零散的綜合感受,這些都沒有想的那么糟。”

2005年,萬曉利在音樂節(jié)上遇見了老狼,把自己寫的新專輯給老狼聽。幾個月后,老狼揣著萬曉利的專輯找到“十三月”音樂廠牌的老板盧中強,盧中強當即決定簽下萬曉利,《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么糟》得以與大眾見面。

“《走過來 走過去》發(fā)行之后,大家說我是某一種另類的民謠,有點市井,展現(xiàn)小人物。然后第二張就是另外一種說法,所謂回歸內(nèi)心的(民謠)。但在我眼里,它們就是一首歌而已。”萬曉利說。

【我與民謠】

民謠只是音樂中很小的一部分

新京報:你認為民謠是一種怎樣的音樂類型?

萬曉利:民謠就是一個名詞。它的特點有很多,但是每一個特點只要你說出來,總是不那么完整。它涵蓋很多種類型的歌,但每一首歌,不同人都有不同的意見。所以當我們試圖想說明“民謠”的話,我覺得會很淺薄,有一些偏差。

新京報:能否欣賞民謠并理解其表達,是否考驗著聽眾的思考廣度與寬度?

萬曉利:你聽歌的習(xí)慣,你的審美,你到底聽了多少歌,聽什么音樂成長起來的……這些都很重要。如果你只認為一開始聽到的所謂順暢、好聽,就是好的,不進一步追求新的感覺,(欣賞)它不是這樣的。欣賞民謠,欣賞音樂是一個過程。聽個熱鬧還是嘗試理解,有沒有深入思考,(區(qū)別)一兩天是覺不出來的。聽三年、聽五年、聽十年,大家體會到的內(nèi)容肯定就不一樣了。

新京報:當民謠歌手們走出“河”酒吧,進入唱片公司,民謠也逐漸被市場和大眾所接納,創(chuàng)作是否會受到限制?

萬曉利:創(chuàng)作自由是有的,但對我來說創(chuàng)作方向變了。一開始我寫歌就是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但是慢慢地,你可能會開始對寫歌沒那么大興趣了。挺膩歪的,那些表達很局限,滿足不了我對音樂的需求。我很早就不喜歡這種感覺了。所以這五年實在不行了,我才去寫歌。有更好的方式讓我去嘗試音樂,比如我可能不用唱,就用聲音來表達。

所謂的“民謠”只是音樂中太小的一部分了。音樂中有電子、實驗、節(jié)奏……不要以為寫了幾首歌,就真的是所謂的民謠,不是這樣的。我們還是需要把眼界打開。(新京報記者 張赫)

責任編輯:李佩藺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