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記說你又成長了許多,為你高興。”
“謝謝,是我長得太慢了。”
9月8日,潮新聞記者給金曉宇發(fā)微信,祝賀他的新譯作《本雅明書信集》終于出版。
52歲的金曉宇回復的文字消息最后,跟了一個捂嘴笑的表情。
去年11月,記者去見他,彼時他開始主動加微信好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并學會了發(fā)表情包。
金曉宇和記者的微信聊天截屏。
《本雅明書信集》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9月8日上午,他所在的杭州拱墅區(qū)湖墅街道專門為金曉宇舉辦了一場溫暖的新書分享會。他在現場朗讀了寫給父親金性勇的信。
“你們能不能寫我兒子的故事?我兒子是天才,他現在精神病院里,他媽媽今天剛走了。”2022年年初,《我的天才兒子》一文刷屏全網,萬千讀者認識了杭州老人金性勇以及他的兒子金曉宇,一位躁狂抑郁癥患者,一位“天才翻譯家”。 這一家人的人生故事讓無數人動容。
成名后,金曉宇依然經歷著病痛的折磨,從事著繁重的翻譯工作。2023年1月18日,隨著父親金性勇的離世,51歲的金曉宇不得不面對一個人的生活。2023年11月27日,潮新聞以《“天才兒子”金曉宇:父親離開后的十個月》為題,記錄了金曉宇的努力和堅持(此前報道戳這里)。
時隔9個多月,自訴“長得太慢”的金曉宇有了新的變化。
“他會燒茭白炒毛豆,現在還很會關心人,給志愿者送早餐,給社區(qū)工作者買肯德基吃。”湖墅街道雙蕩弄社區(qū)書記黃麗娜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下班最后一件事都是去看看金曉宇。她說,曉宇父親曾說過,“愛是最寶貴的東西”,曉宇開始懂得了什么是愛,也學著報答愛、回饋愛。
受訪者 供圖
金曉宇寫給天堂的父親:
“我會一直堅持夢想,
這是對您最好的紀念”
黃麗娜說,《本雅明書信集》是金性勇生前最牽掛的一本書。
“從第一次拿到書給曉宇翻譯,到現在正式出版,經歷了整整8年,我們想舉辦一場分享會,用這種方式告慰在天堂的父親。”
9月8日,金曉宇新譯分享會溫暖舉行。全場以朗讀書信的方式致敬作者——20世紀卓越的德國文學家、思想家本雅明,也以此回顧譯者金曉宇不平凡、不退縮的這一年。
活動現場,曉宇讀了一封寫給父親的信。
金曉宇在朗讀書信 受訪者供圖
“我想和您分享一些令人欣慰的消息:《本雅明書信集》終于出版了?;叵肫鹉鸀槲衣撓党霭嫔纭⒓毿男ξ淖?,關心書籍的裝幀設計、以及那個冬天,您親自將書的樣稿送到醫(yī)院門口,讓護土轉交給我的情景,一切仿佛就在昨天。這本書,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您和我緊緊相連,讓我感覺您從未真正離開。”
“你肯定怕我孤零零一個人,社區(qū)一直陪著我,我也有了很多新的變化。”曉宇想告訴父親,一年多來,自己生活一切都好——
他學會了燒菜,茭白炒毛豆這道菜,已經做得有模有樣了;
他能夠熟練地使用洗衣機,處理一些日常的家務活。這些曾經讓他感到頭疼的瑣事,如今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他主動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參加社區(qū)活動,結交新朋友。
早年,在父親的影響下,金曉宇愛上文學。翻譯時,父親是他的助手,幫忙校對和整理。作品完成,父親又是第一個讀者,提供寶貴意見。
父親走后,金曉宇仍堅持翻譯的工作。去年春天,社區(qū)成立了“曉宇譯角”,他每天都會去那里閱讀。
《本雅明書信集》出版,金曉宇海在翻譯第二本本雅明的作品《拱廊計劃》。“我一直想要完成的事情,會一直堅持下去,因為這是對您最好的紀念。”
信的最后,金曉宇還寫道:“爸爸,您和媽媽常說,‘知足者常樂’,‘小車不倒只管推’。我會銘記這些教誨,腳踏實地,努力生活。請您和媽媽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也會繼續(xù)做有意義的事情,就像您一樣。”
鄰居阿姨和社區(qū)書記寫給金曉宇
“希望你的生活充滿陽光,才華繼續(xù)綻放”
“他開朗多了,以前不愛說話,現在能主動和大家交流了。”
黃麗娜比金曉宇小四歲,一直關心照顧著曉宇。
這次出席新書分享活動他穿的豎條衣服、黑色長褲,就是黃麗娜和一位同事特地陪曉宇去新采購的。
受訪者供圖
從維修家電、疏通馬桶、縫補衣物,到手把手教如何做一日三餐,清洗衣物,在金曉宇生活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有一雙雙溫暖的手相伴左右。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從湖墅新村24幢到26幢的小路上,社區(qū)社工們的身影更加頻繁,志愿者的關懷也從未間斷,有的教他做飯,有的為他縫補破洞衣物,有的哪怕在門前窗口站一站,都要看見曉宇的身影才安心。
現場,黃麗娜代表社區(qū)全體工作人員也給金曉宇寫了封信,她夸金曉宇不僅懂得了什么是愛,還會把無私的愛帶給身邊人。
“我還記得,入秋后的第一天,你買來螃蟹,做好后叫上陳主任陪你一起,你說,這是家里一直來的傳統(tǒng),入秋后的第一頓螃蟹,要和家人一起享用。”念到這里,黃麗娜忍不住淚目。
金曉宇從座位上站起來,上臺遞給黃麗娜一張紙巾。
黃麗娜提到的螃蟹“大餐”,是金家每年秋季的儀式感。
去年中秋,他和社區(qū)幾位工作人員一起分享了螃蟹。他吃螃蟹很細致,角角落落的肉都挑出來,還會把剝好的蟹肉主動遞給其他人。
金曉宇給黃麗娜遞紙巾 受訪者供圖
在金曉宇眼中,社區(qū)的工作人員不僅是他的朋友,也是家人。
洪麗娟是金曉宇一家的鄰居。她受過金性勇的囑托,“哪一天我不在了,麻煩你們多幫幫我家曉宇”。
老人走后,洪阿姨盡自己所能,給不善操持家務的金曉宇提供幫助:曉宇的衣服破了,她會找出針線縫補一下;衣裳襪子需要添新的時候,她會陪著一起去買;菜場里也有他們的身影,一起挑選新鮮又實惠的菜。
“周圍人的善意,曉宇都記在心里。有時候吃完早飯,會買燒餅油條送到洪阿姨的崗位上,還會特意問洪阿姨的生日,說要給洪阿姨買生日蛋糕。”黃麗娜說。
2023年,金曉宇簽下遺體捐贈書,學著父親,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詮釋生命的價值。
“未來的日子或許還會有挑戰(zhàn),但請你相信,無論風雨,社區(qū)會一直在你的身后,做你最堅實的后盾。希望你的生活充滿陽光,才華繼續(xù)綻放!”黃麗娜代表社區(qū)工作人員,給金曉宇送上了美好的祝愿。
當天的第四封來自“一位寫作的朋友”
“曉宇,在這世上,
你是他無聲的繼續(xù)”
采訪最后,金曉宇和記者聊起了當天的第四封信。
那是一個寫作的朋友發(fā)來的。
他因為有事去西藏不能來到現場,委托黃書記朗讀了。他不讓提名字,也是做了好事不留名之意,“從我爸爸在世的2022起,他就非常關心我和父親,父親去世后,他一如既往地關心愛護我。”
信原文如下——
飛機正在飛行
飛越天空、雪山、大地
曉宇,我知道,此刻隔著千里
一場與你有關的聚會正在舉行
這是文字的慶典,書籍的榮光
是你的盛節(jié)
是你爸爸的安慰
所以,我相信:
此刻,在另一個空間里,你使他安詳
你使他安詳
曉宇,在這世上,你是他無聲的繼續(xù)
而那些紙字,則將是你的繼續(xù)
它們歷經無數日夜辛勞,穿越苦難
是牽引你和爸爸的燈繩
是照耀你和他的光
它們也像人世間所有的光
照亮苦難、孤獨、救贖,和歡喜
它們也照到了我們
照到了他人在我們心中的力量
所以,就像本雅明在本書中所說:
“雨不為自己落下,太陽不為自己發(fā)光
你也是為別人創(chuàng)造的,而不是為你自己”
金曉宇說,這世界上最為難得和金貴的除了愛還有理解。他很感動。
9月8日晚,寫稿結束的記者忍不住給金曉宇發(fā)去了一段話,是9個月前我們曾代表萬千讀者送給他的話:
請照顧好自己,金曉宇。
請繼續(xù)向陽生長,金曉宇。
記者 方力 俞倩瑋 盛銳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