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南澗河海域有一艘快艇螺旋槳折了,現(xiàn)在船都找不到了!”
“馬上去救援!”
今年初秋的一天深夜,與海上搜救中心簡短對話后,苗志剛迅速調集唐山近海救援志愿者協(xié)會的29艘漁船、快艇連夜出發(fā),頂著8級大風在海面搜尋。一天一夜過去,救援隊終于將遇險快艇安全救回。
圖為苗志剛在做出海前的準備工作。
這是發(fā)生在河北唐山市海域的一次救援行動。53歲的苗志剛是唐山國際旅游島祥云灣景區(qū)休閑漁業(yè)船隊的負責人,他從小生活在祥云灣景區(qū)附近的小漁村,16歲起出海打魚,一直是個熱心腸。苗志剛樂于助人,這一點不少當?shù)厝硕忌钣畜w會:誰家漁船遇險無法靠岸了,他去幫忙;快艇在遠海失去動力回不來了,他去援助;垂釣者遇風浪被困堤岸,他去營救……無論白天黑夜,苗志剛始終“在線”。久而久之,到唐山環(huán)渤海海域“趕海”的人都知道:海上有難就找他。
“你不計得失去救援,圖啥?又不掙錢,還讓家人跟著擔心。”苗志剛聽到質疑,總是憨憨一笑:“圖個安心。不救的話我會一輩子不安心。這是我們漁民祖上傳下來的‘規(guī)矩’。”
但救人就有危險。30多年來,苗志剛歷險無數(shù)。
有一年,5名垂釣者被困唐山港京唐港區(qū)西防浪堤,“當時海上陣風風力已超10級,我們僅有一只小木船去救援,任何一個微小的操作失誤,都可能船毀人亡。”
回想當年,苗志剛至今仍心有余悸。3海里的行程,平時20分鐘,那天用了一個多小時。50米、20米、10米……靠近堤壩時,風浪和暗流撞擊猛烈,只要撞一下,小船船體就可能開裂。情勢兇險,苗志剛用多年經驗,努力尋找相對平衡的??奎c。“把手中的東西全部拋掉,馬上登船!”千鈞一發(fā)之際,救援人員用撐桿扒住礁石,穩(wěn)住船體,搭好木板,沖向船頭,將已然身體僵硬、手腳冰涼的5名被困垂釣者營救上船。
“好在都安全救回來了。那是救援中最兇險的一次,我至今也沒敢和家人提起。”苗志剛說。
“那么危險,你自己心里不害怕嗎?”苗志剛笑著回答:“幾秒鐘的猶豫,就可能失去一條生命!遇險時,要在最短時間判斷海情海況,采取最佳施救方案,根本沒空想別的。”苗志剛說,這已經成了他的一種本能。
隨著海洋經濟特別是海洋文旅產業(yè)飛速發(fā)展,近年來,船只觸礁、游人落水等海上突發(fā)事件日漸增多。成立一支更規(guī)范、專業(yè)的民間近海救援力量,更好地預防、處置海上突發(fā)事件,成為苗志剛一大愿望。
2019年5月,苗志剛聯(lián)合唐山臨海多縣的7名愛心人士,發(fā)起成立唐山市近海救援志愿者協(xié)會,被唐山市海上搜救中心納入海上搜救成員單位。如今唐山市近海救援志愿者協(xié)會已擁有覆蓋唐山所有臨??h區(qū)的7個救援分會和1個海上溢油應急分會,吸納會員280余人、各類救援用會員船只240余艘,實現(xiàn)了就近、快速、高效的救援要求。(人民日報記者 史自強 攝影報道)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