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狠狠干狠狠爱,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影院视频

古稀老人孫艷華,二十余載尋訪記錄600多名老兵

2023-07-26 08:24:01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作者:李姜楠 等
原標題:二十余年尋訪記錄600余名老兵 他們是“拭去塵?!钡娜?/font>

吉林通化市有著豐富的紅色歷史資源。中朝界江鴨綠江有203.5公里流經(jīng)隸屬于通化的集安市,抗美援朝期間,這里是重要的渡江通道之一,先后有42萬志愿軍從這里跨過鴨綠江。為補充兵源,通化有4587名青年踴躍報名參軍保家衛(wèi)國,其中1699人壯烈犧牲在戰(zhàn)場上??姑涝瘎倮螅溆嗟耐ɑ畱?zhàn)士大多回到了家鄉(xiāng)。

今年72歲的孫艷華是通化市當?shù)氐囊晃煌诵蔹h員,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為了留住紅色文化的基因,她堅持不懈尋找老兵,并記錄下600多名老兵的英雄故事,他們當中半數(shù)以上都參加過抗美援朝。

孫艷華:二十余年 尋訪記錄600余名老兵

因為接到一位朋友提供的老兵線索,一大早,孫艷華和老伴兒胡堂林就出門了。之前的線索,除了來自社保、民政等相關(guān)部門檔案,也有不少社會上的熱心人士為她提供。但最近兩年,能采訪到的健在的老兵越來越少,每一個線索都彌足珍貴。

在老兵家人的帶領(lǐng)下,孫艷華和胡堂林見到了身體硬朗的李尚春。

1945年參軍的李尚春,是一名坦克兵,直到1978年才轉(zhuǎn)業(yè)回到地方工作。年近百歲的老人,仍然思維清晰、表達流暢,甚至還能耍上一段雙節(jié)棍,這讓孫艷華和胡堂林有些驚喜。

中國人民志愿軍老兵 李尚春(98周歲):別看我這么大年紀了,需要我的話,祖國要是說一聲,你李尚春可以上前方,我馬上去,我絕對二話不會說。年輕我都干了,老了我還怕什么。別的我干不了,我干我老本行,我開坦克還是有本事的。

2000年初,愛好寫作的孫艷華因病退休后在活動中接觸到一些老兵,她被老兵的故事深深震撼。此后她下定決心,要尋找更多的老兵,記錄通化的紅色歷史。走進這個群體,孫艷華發(fā)現(xiàn)當?shù)卮蟛糠掷媳紖⒓舆^抗美援朝,更讓她意外的是,老同事中就有一位抗美援朝的戰(zhàn)斗英雄。

李廣平和孫艷華在同一個單位共事十幾年,但直到2012年李廣平離世之后,孫艷華才偶然得知,李廣平老人立過十次軍功,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僅一等功就立過三次。

孫艷華:把他的軍功章拿出來一看,立了這么多功。李廣平媳婦說,他不讓說的咱就不能說,就在包里擱著。

老兵的深藏身與名,深深打動了孫艷華,隨后她以“用忠誠抒寫人生”為題,在報紙上發(fā)表了李廣平的英雄事跡,在當?shù)匾鸷艽蠓错憽_@些年,她用自己手中的筆挖掘記錄了600多位老兵的故事。

鮮血灑戰(zhàn)場 精神傳后人

2013年,適逢抗美援朝勝利60周年,孫艷華又有一個新的想法,在通化市老干部局的支持下,她帶著十幾個老兵組建了報告團,讓更多的人了解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今年是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從4月開始,他們已經(jīng)做了十幾場報告。

在通化市第一中學(xué)校園里,老兵們受邀來為學(xué)生們上一堂抗美援朝精神的宣講課。

97歲的劉德厚和91歲的王木火都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第38軍,同樣也都在戰(zhàn)場上多次負傷、立下戰(zhàn)功。多年以前,孫艷華通過采訪,了解到了他們的事跡。

抗美援朝老兵 劉德厚(97歲):我是山東人,我今年虛歲九十八。在戰(zhàn)場上打了五天五宿,我們這個排還剩下我們?nèi)齻€人,我一個,還有一個戰(zhàn)士,一個副班長。

時隔70多年,當年戰(zhàn)場上浴血拼殺的戰(zhàn)士已經(jīng)老去,但他們講述在戰(zhàn)場上奮不顧身、保家衛(wèi)國的親身經(jīng)歷時,讓學(xué)生們聽得入神。

孫艷華:我在采訪頭二三十位老兵的時候,還沒有形成一個概念。后來我就逐步認識到,這些老兵,無論是在戰(zhàn)場上還是走下戰(zhàn)場,他們都是表里如一。

表里如一,是孫艷華在過去二十多年的采訪中,對老兵這個群體的深刻認識,也是她組建老兵報告團的動力。

2013年至今,十年時間里,孫艷華和老兵們持續(xù)為社會各界做了140多場報告,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老兵們陸續(xù)“掉了隊”。

到今年,原有十幾名成員的報告團里只剩下劉德厚、王木火及一名在家養(yǎng)病的老兵,但孫艷華在堅持,老兵們也在堅持。

古稀“尋兵”人 永遠在路上

這二十多年,孫艷華共采訪了649名老兵,將一腔深情傾注到這件事上,可想而知要付出多大精力和多少時間。但您可能不知道,孫艷華曾兩次接受乳腺癌手術(shù),還得過腦出血留下后遺癥。

雖然身體不適,但眼見在世的老兵越來越少,孫艷華感覺時間越來越緊迫,所以,只要身體稍微好一些,她就繼續(xù)尋訪老兵,還帶動著她的老伴兒共同走在“尋兵”路上。

早在1998年,孫艷華就做過乳腺癌手術(shù),2017年復(fù)發(fā)后再次手術(shù)。孫艷華性格開朗,是個快人快語的爽快人,但是兩年前她因腦出血,患上“命名性失語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心里有但嘴上說不出”的后遺癥。

孫艷華:說不出來我還能慢慢寫。寫要是再想不起來,老伴也能給我提個醒,告訴我。這兩年就是這么過來的。

早些年,采訪只是用筆來記錄,后來借助手機、相機拍攝視頻和照片,這項工作也變得更煩瑣。曾當過兵、從師范院校退休的老伴胡堂林,成了孫艷華的得力幫手。其實最初,胡堂林是為了照顧老伴,陪著她去采訪。直到他們找到了一位叫何良津的抗美援朝老兵,給胡堂林帶來很大震動。

何良津是原38軍的一名文化教員,當年的他英姿勃發(fā),在戰(zhàn)場上記錄了大量戰(zhàn)地日記,后來整理形成十四萬字的書稿。

孫艷華的老伴 胡堂林:他日記里有很多故事,有一個故事對我非常震撼,他們連隊一夜走了八十公里,我以為是寫錯了,應(yīng)該是八十里,但是他把故事講完了,我知道那些人當時是什么信念。因為是夜間行軍,基本上都是困得不行了,拉著馬尾巴走,拉著體力好的戰(zhàn)友的背包帶,邊走邊睡,其實這種睡也沒睡著,意念還是不能掉隊,他們?nèi)B最后沒有一個沒上去的。這就是抗美援朝把對手打服了的精神。

2016年,在孫艷華和胡堂林的幫助下,何良津的書稿正式出版,在當?shù)匾鹆瞬恍〉姆错憽=衲?月下旬,已經(jīng)臥病在床的何良津請孫艷華幫他完成最后的心愿,將全部書稿捐給了通化市抗美援朝紀念館,供公開展出。6月30日,91歲的何良津老人因病重去世,雖然他離開了,但他留下的文字依然會將那段歷史告訴后人。

孫艷華的老伴 胡堂林:原來覺得老兵都是個人,等到我采訪下來以后,我覺得老兵不是一個個人,是一個整體。用現(xiàn)在的說,老兵在心里的東西就是軍魂。軍魂是啥,就是對黨的忠誠,對軍隊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他把他的生命和榮辱,都和黨和人民和軍隊捆在一起了。

在孫艷華和胡堂林持續(xù)多年的奔波采訪中,他們用退休金負擔路費花銷、購買儲存資料的電子設(shè)備,為很多老兵保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

那些曾經(jīng)鮮為人知的英雄故事,都被孫艷華永久留存在她出版的多本書籍中,她先后出版了老兵訪談《冰川血山》、老兵故事文集《血性碑》以及5部長篇小說。此外,她還與老伴胡堂林合作編輯錄入413位老兵戰(zhàn)斗簡歷和圖片畫冊《軍旗的榮光》,其中參加抗美援朝的老兵占比近六成。

孫艷華的老伴 胡堂林:我們采的這些東西。用上的是一少部分。我們心里想的它會發(fā)揮更大作用,所以奔著這個方向走。把它好好整理出來,用上。

2022年老伴兒胡堂林因患腎癌做了手術(shù),身體稍有恢復(fù)后,兩位老人又忙著去整理積累下的老兵素材。

孫艷華:我們究竟能活多長時間誰也不知道,但是還得干。反正我們倆現(xiàn)在就是這個勁頭,有活就干,干到哪天是哪天,我們就是為了傳播紅色精神,這就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的一個價值。

跑贏時間尋找老兵 從敬仰到責任

年過古稀的兩位老人正在跑贏時間,尋找老兵。600多位老兵的尋訪讓更多的人記住了太多感人至深的老兵故事。講故事的人用心記錄,也感動了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伴隨政府有關(guān)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尋找老兵的隊伍也是越來越壯大。

二十多年尋找老兵,老人其實早已將心中的那份敬仰逐漸轉(zhuǎn)化成了肩上的責任。多少平凡英雄在她們的尋找下轉(zhuǎn)化成為激勵我們每一個人的“英雄不凡”。歲月蒙塵,他們是“拭去塵埃”的人,不朽的精神將一直激勵我們。

責任編輯:李佩藺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