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南河鎮(zhèn)白水峪集山區(qū)、庫區(qū)、老區(qū)于一體
“船到碼頭車到站、走到盡頭必折返”
是對白水峪最真實的寫照
翻山越嶺
走進大山深處
就來到四面環(huán)山的南河鎮(zhèn)白水峪中心小學
每天早上
他都要從學生家長手里接過學生
接學生一起走過一段山路到白水峪中心小學上學
“看,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棗子
到這個季節(jié)已經(jīng)成熟了
別看它小
可甜了”
邊走,他邊讓孩子看看周圍樹木,感覺自然節(jié)氣的變化
他叫譚承斌
是白水峪中心小學校長也是教師
白水峪中心小學現(xiàn)有學生11名
5個年級3個班級
教師5名
像這樣的“麻雀小學”
本該撤并整合
譚承斌也能去條件更好的學校任職
但是譚承斌說
“這里的孩子大多來自二三十里外的地方
如果白水峪小學撤并
學生上學更遠了
只要孩子們在
學校就在”
一支粉筆
一張黑板
一本課本
一張嘴
譚承斌在白水峪小學的講臺上
一站就是38年
由于學校條件艱苦
師資力量不足
譚承斌不得不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師
語文、數(shù)學、科學……
他樣樣“精通”
他還和老師們利用課余時間將校外大片撂荒地開挖成梯田
硬是在石頭縫里建成4畝多的菜園子
又在低洼處搭建兩間豬圈和一個雞棚
每年喂4頭豬、50多只雞
全部供應食堂
從那時起
師生們的飯碗里每周有肉、有蛋
菜園子不僅改善了師生們的生活
還是譚承斌的另一個課堂
他帶著學生們在菜地上勞動實踐課
通過勞動實踐課和日常家里家務活
對孩子進行一個學期評價
教育無小事
小樹要修
孩子要管
春夏秋冬、花開花落
白水峪的溝溝岔岔留下了譚承斌家訪的足跡與身影
十幾年前
在偏遠山村
由于經(jīng)濟落后
少數(shù)家庭不讓孩子讀書
譚承斌就上門反復做家長工作
譚承斌的學生楊玉琴現(xiàn)在是白水峪村的婦聯(lián)主任
回想當年,她總是很感慨
“要是沒有譚老師的堅持
我可能連小學都沒有讀畢業(yè)
也不會在村里當干部
要是沒有讀到書
都不知道現(xiàn)在會是個啥樣子”
還有四年
譚承斌就要退休了
有人問他,這么多年待在山區(qū)圖個啥?
譚承斌說
“這里是我的家鄉(xiāng)
能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值了”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