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易碎的蛋殼,在平常人眼里,或許沒有用處,但經(jīng)過他的一筆一畫、一勾一抹,方寸之間便幻化出一個大千世界,山水人物栩栩如生,花鳥蟲魚生動傳神。他就是家住武漢市江岸區(qū)鄱陽街的“搗蛋鬼”陳國輝。
今年68歲的陳國輝自小喜歡繪畫。與其他畫家不一樣的是,陳國輝的畫,不是畫在紙上,也不是畫在布上,而是畫在雞蛋、鴨蛋、鵝蛋、鴕鳥蛋、鵪鶉蛋上。作為武漢的民間藝術(shù)家,陳國輝從事蛋殼畫繪制30多年,創(chuàng)作作品近萬件,其中部分作品還被武漢市政府選送到聯(lián)合國總部、法國等地展覽。
近日,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陳國輝。他用地道的武漢話道出了自己的心愿:“我想以這種特殊的作畫方式,弘揚我們中國的民間藝術(shù)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陳國輝在鴕鳥蛋殼上畫黃鶴樓
從小愛繪畫的他自學(xué)成才
上小學(xué)時,陳國輝特別喜歡畫畫。雖然沒有接受過正統(tǒng)的美術(shù)教育,也沒有名師指點,但憑著一股子熱愛的勁頭,他自學(xué)素描、國畫,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小畫家”。
工作后,他更是癡迷于繪畫,特別是對于國畫情有獨鐘。
一天,正在家中畫畫的陳國輝瞥見桌邊一枚雞蛋,突然靈光一閃:“何不在蛋殼上作畫試試?”
然而雞蛋殼易碎,加上表面光滑,要在蛋殼上作畫并非如陳國輝最初想象的那般容易。那段時間,他除了工作,每天都會埋頭鉆研。
既沒有經(jīng)驗,身邊又沒有老師或同行,他幾乎完全靠自己摸索。
繪制一幅蛋殼畫,要經(jīng)過十幾個工藝程序。第一步,是怎么把蛋黃和蛋清弄出來,又不破壞蛋殼。陳國輝嘗試了不少方法,最后,他琢磨出一套“嘴吹法”:把雞蛋外殼洗凈,在上面開一個小口,用嘴對著里面吹氣,讓蛋黃和蛋清流出來,再灌入清水清洗蛋殼內(nèi)壁,最后用酒精給蛋殼消毒。蛋殼晾干后,就可以開始作畫了,用極細的畫筆勾勒打底、上色……
雞蛋殼厚度僅有0.3毫米,既輕又脆,所以作畫力道不能太大。陳國輝曾試著往里面灌注水泥,然而,這會導(dǎo)致殼身太硬,很難上色。
彼時,陳國輝總是不得要領(lǐng),畫壞了不少雞蛋殼。他的家里也只得頓頓吃雞蛋,吃得老伴和孩子大呼受不了。
一次次的失敗并沒有讓陳國輝氣餒。通過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他終于總結(jié)出一套自己的藝術(shù)風格,成功地在雞蛋殼上畫出了一件件有趣精妙的蛋殼藝術(shù)品。
陳國輝介紹自己的作品
30余年創(chuàng)作蛋殼畫近萬幅
9月13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走入陳國輝的家時,他正在作畫。一張2米長的桌子上擺滿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蛋殼畫。雷鋒、袁隆平、楊利偉、鐘南山、愛因斯坦、貝多芬……黃鶴樓、八駿圖、十二生肖、高山流水遇知音……眾多歷史人物、典故以及湖北地標元素等,被他生動地描繪在蛋殼上,五彩斑斕地展現(xiàn)在眼前。
這些僅僅是他作品中極少的一部分,絕大部分被他的老伴小心翼翼地裝進紙盒、藏在箱子里。
陳國輝的老伴告訴記者:“差不多有1萬件,都是他30多年的精神寄托。”
讓記者驚訝的是,陳國輝繪畫的工具,是一根極細的圭筆。只見他左手小心翼翼地握著一枚雞蛋殼,右手握筆,揮灑自如地在蛋殼上描繪著,幾下就畫出了一朵小花。隨著畫筆的揮動,不一會兒,秀麗的山丘、清澈的湖水等情景便栩栩如生地一一呈現(xiàn)出來。
看上去挺容易,但記者嘗試,才發(fā)現(xiàn)蛋殼不好握持,筆端的力度也難以掌握,太輕無法上色,太重又容易破壞整體畫面。
陳國輝介紹,畫蛋殼畫主要有兩大難點:一是要非常專注,二是要很有耐性。“每下一筆前都要仔細琢磨,一絲的偏差都可能前功盡棄。一旦進入狀態(tài),可能會一兩個小時保持同一個姿勢,十分枯燥、單調(diào)。往往一件作品完成時,手和腳都麻了。”他說。
為了保持好狀態(tài),多年來,陳國輝每天都會到離家不遠的長江里晨泳,無論寒暑從未間斷。這不僅讓他體能充沛,還磨練出超人的意志力。
一筆一畫均十分講究
最受歡迎的作品是《黃鶴樓》
從30歲開始畫蛋殼畫,陳國輝這一畫就是30多年?;B魚蟲、名山大川、人物肖像、卡通動漫……方寸呈現(xiàn)千里,咫尺亦可萬變,小中見大,趣味無窮。
陳國輝的大部分創(chuàng)作題材,來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得意之作包括“十二生肖系列”“四大名著系列”等。由于從小喜愛中外古典名著,對托爾斯泰、契訶夫、果戈理、巴爾扎克等歷史名人有所了解,他也會創(chuàng)作一些外國肖像蛋殼畫。
記者看到,陳國輝的很多蛋殼畫以成套形式繪制,少則四五枚,多則數(shù)十枚,每一套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些作品不僅是我的‘寶貝’,更是一份文化傳承。”他說。
除了雞蛋,陳國輝還在鴨蛋、鵝蛋、鴕鳥蛋、鵪鶉蛋甚至通體翠綠的鴯鹋蛋上作畫。在國畫技法的基礎(chǔ)上,他融入了水墨畫的元素,配以書法、落款,讓普通的蛋殼成為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的藝術(shù)品。
陳國輝的蛋殼畫出名后,經(jīng)常有人慕名前來求購。他有時會象征性地收一二十元錢,有時直接送人。他表示:“我畫蛋殼畫不是為了錢。只要對方真心喜歡、欣賞我的作品,我很樂意送給他們做紀念。”
一次參加廟會時,有人現(xiàn)場稱陳國輝為“搗蛋鬼”。他十分喜歡這個“雅號”,從此便以“搗蛋鬼”自居。
2012年,陳國輝的部分作品被武漢市政府選送到聯(lián)合國總部、法國等地展覽。他還以武漢市民間藝人的身份,被收入《武漢市志》。
30多年來,陳國輝畫得最多的是黃鶴樓,也最受歡迎。從最小的鵪鶉蛋,到最大的鴕鳥蛋,精致又不失大氣的黃鶴樓盡皆呈現(xiàn)。
陳國輝說,他想以這種特殊的作畫方式,將中國的民間藝術(shù)和獨特的文化魅力傳播到全世界。(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王峻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鄒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