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淋過雨, 所以更想為別人撐一把傘。”
“兩架快艇在海面上飛馳。船上的人個個拿著武器,其中一人向大貨輪發(fā)射了一枚火箭彈,船上立刻響起了雷鳴般的警報聲……”
2018年6月1日,盲人電影講解員杜誠誠為武漢市盲校的孩子們解說電影《戰(zhàn)狼2》。
電影節(jié)奏很快,畫面緊湊,動作場景多,杜誠誠幾次覺得快要跟不上電影的速度。講解完2萬多字的稿件后,她已經(jīng)出了一身汗。
事實上,杜誠誠并不是一名普通的講解員。11歲時,她被查出患有神經(jīng)性纖維瘤,上大學后因一場病變導致左腿高位截肢。如今,她是武漢市青山區(qū)新溝橋街道蔣家墩社區(qū)的一名工作人員。
2010年,蔣家墩社區(qū)設立了盲人電影院,杜誠誠積極報名參與講解工作,經(jīng)過培訓后成為盲人電影專場講解員。
“這份工作不僅讓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升,也讓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了我。”杜誠誠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
從《山楂樹之戀》開始
蔣家墩社區(qū)會議廳里,有一塊投影幕布和一套音響設備,旁邊的桌子上擺放著一臺電腦和會議麥克風。這就是杜誠誠最初為盲人講解電影的地方。
當武漢市殘聯(lián)要為每個社區(qū)建立盲人電影院時,身為社區(qū)殘疾人協(xié)理員的杜誠誠得知這一消息,立即報名,順利成為一名盲人電影講解員。“我比較了解殘疾人需求,也想成為一名志愿者,幫助有需要的人。”
當時,盲人電影講解員很少。因為沒有經(jīng)驗可以借鑒,杜誠誠只能靠自己摸索。她講解的第一部電影是《山楂樹之戀》。
“2010年中秋節(jié)前,這部電影上映,正值盲人電影院籌建,我就想把這純美的愛情故事給盲人朋友講出來。”杜誠誠說。
為了準備講解稿,杜誠誠國慶節(jié)7天假期都待在家里,從早到晚地寫稿。如何用文字把畫面展示出來,激發(fā)盲人觀眾的想象力,是她面臨的一大難題。
·盲人朋友們正在看電影。
“我沒有經(jīng)驗,只能每天早上起來就看電影,邊看邊寫,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杜誠誠說。
有時候,電影中的無對話場景很長,但需要表達的內(nèi)容不多;有時候?qū)υ掗g空隙很短,卻需要表達很多內(nèi)容。
杜誠誠發(fā)現(xiàn)問題后,嘗試給每分鐘電影畫面配一段相應時長的講解。
“1分鐘的電影畫面要來來回回看很多遍,然后花一個多小時完成講解稿,之后再閉著眼睛聽一遍。”
即使準備很充分,杜誠誠在第一次講解時還是十分緊張,“感覺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
放映廳里燈光昏暗,大屏幕上放著電影,杜誠誠坐在桌子前,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屏幕,配合著電影節(jié)奏娓娓道來:“兩人走到一條河邊。老三去牽靜秋的手,靜秋連連后退。無奈之下,老三只好找了一根木條,于是兩人各牽著一頭過河。老三的手順著木條向下滑,木條上的距離越來越短。最后,老三牽到了靜秋的手,得意地悶著笑……”
·《山楂樹之戀》劇照。
電影放映結束后,杜誠誠才松了一口氣。
“吃飯的時候,我聽到盲人朋友在討論電影情節(jié)。通過我的講解,他們能看懂電影,被故事所打動,這讓我很欣慰。”
對杜誠誠來說,選擇合適的影片也不容易,“盲人朋友對一些電影不感興趣,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們比較喜歡貼近生活的電影”。
此外,遇到歷史厚重的電影,比如《建國大業(yè)》《建黨偉業(yè)》,杜誠誠會翻閱和查找大量資料,將背景知識插入講解稿,一并介紹給觀眾。
“包括電影的導演,是哪個廠制作的,我有時候也會把它講出來。”杜誠誠說。
時間久了,杜誠誠總結出一套講解方法:首先是選片,選好后自己閉上眼睛聽一遍電影,把聽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之后再反復觀看影片,開始寫解說詞,最后自己再閉上眼睛聽一遍,看看是否有遺漏的細節(jié)。
這項工作通常要提前1個月開始。杜誠誠講解一部電影,經(jīng)常需要修改幾十遍,最終寫出幾萬字的講稿。
“更想為別人撐一把傘”
杜誠誠能堅持十幾年為盲人講解電影,與她的個人經(jīng)歷分不開。
小時候,杜誠誠的腿上長了一個腫塊。起初,她和家人都沒有在意。
“沒想到腫塊越長越大。剛開始,對生活影響不大,但有些影響走路,我跑步也比別人慢。之后,我的兩條腿變得一粗一細。”
11歲那年,因為腿腫得越來越嚴重,杜誠誠去醫(yī)院看病,被診斷為神經(jīng)性纖維瘤。
當時,她感覺“天都要塌了”,完全不敢想象未來的日子,充滿迷茫和絕望。“雖然神經(jīng)纖維瘤是良性的,但做手術把它切掉也很容易復發(fā)。”
從那時起,杜誠誠的人生軌跡徹底被改變。在上學期間,她做了很多次手術。
·杜誠誠在寫電影講解稿。
回憶起那段經(jīng)歷,杜誠誠說:“在我成長過程中,是父母的鼓勵與陪伴讓我度過人生陰霾,老師和同學也都給予我很多幫助。”
為了給杜誠誠看病,母親放棄了工作,一路為女兒尋醫(yī)問藥,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不放棄;每次做完手術回到學校,老師會安排女生陪杜誠誠上廁所,還會給她安排進出方便的座位……
在身邊人的鼓勵下,杜誠誠沒有放棄拼搏,一直努力學習。2005年,她考入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大一下學期還被評為學校“首屆十佳青年”。
就在杜誠誠逐漸適應大學生活時,命運再次和她“開了個玩笑”。因為第三次手術失敗,導致她的左腿病變,髖關節(jié)脫位,膝蓋也不能打彎,只能依靠拐杖和輪椅生活。她不得已只能休學。
這給杜誠誠帶來巨大打擊。“當時我真的很焦慮,情緒波動也越來越大。”
很長一段時間,她不知道將來要做什么,自己為何而努力。直到一年后,武漢市統(tǒng)一招聘殘疾人社區(qū)工作者,她想到自己的經(jīng)歷,于是下決心報名。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更想為別人撐一把傘。”杜誠誠說。
她順利通過筆試和面試后,成為蔣家墩社區(qū)的一名殘疾人協(xié)理員專干,幫助他們辦理相關證件等,成為殘疾人和社區(qū)溝通的重要橋梁。
她重新拾起過好生活的信心。工作細碎繁雜,但她能接觸到更多人,也可以自食其力。
·杜誠誠(右)正在社區(qū)工作。
在工作過程中,杜誠誠一直沒有放棄學習。“我不想讓遺憾伴隨我一生,于是通過參加自學考試考取了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的工商企業(yè)管理本科學歷。”
2009年,20歲的杜誠誠再次經(jīng)歷變故——纖維瘤壓迫髖關節(jié),腿骨脫節(jié),她每天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呼吸都會產(chǎn)生痛感。為了不再受疼痛折磨,她不得不接受截肢手術。
“當時我們找了好多家醫(yī)院,都被拒絕了。因為截肢要切斷動脈,如果大出血,可能連手術臺都下不了。”杜誠誠回憶道。正當父母為她的病情感到心焦時,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的醫(yī)生范里表示愿為杜誠誠做這臺手術。
杜誠誠的父親是軍人出身,20歲不到就曾走上戰(zhàn)場,歷經(jīng)了炮火硝煙的洗禮。在手術前,為了鼓勵女兒,他第一次講述了自己上戰(zhàn)場的經(jīng)歷。
“我從父親和范醫(yī)生那里獲得巨大動力。當時躺在手術臺上,我想,如果我能活下去,一定要像這位醫(yī)生一樣盡力去幫助別人。”杜誠誠說。
手術后,杜誠誠在醫(yī)院住了57天,母親一直陪伴左右,悉心照顧她。杜誠誠雖然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但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從未叫過一聲疼,流過一滴淚。
“不完美”也能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
做完截肢手術僅3個月,杜誠誠再次投身于社區(qū)工作,講解電影。
因為不能久坐,她經(jīng)常趴在床上寫稿,一寫就是一兩個小時,手臂壓麻了就換個姿勢繼續(xù)。
因為剛上映的電影只能在影院觀看,杜誠誠為了寫講解稿,需要看很多遍,把情節(jié)記在腦子里。
為此,她經(jīng)常帶些吃的,“泡”在電影院。每次久坐,她都需要不停拍打腰部和大腿來緩解身體的酸痛。
杜誠誠一直堅持為盲人講解電影,也收獲了很多暖心的反饋。
一次講解完后,一位盲人老師傅激動地對杜誠誠說:“我上次看電影時,還是十幾歲的孩子,已經(jīng)有30多年沒看過電影了,今天能重新看電影,真的非常開心。”
還有一次,杜誠誠到一所盲校,為孩子們講解電影《特別的愛》。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叫谷雨的智障男孩,非常喜歡打籃球,在他人幫助下,從街道籃球賽打到全國特奧選拔賽,一步步融入社會、改善心智的勵志故事。
結束后,一位小朋友站起來發(fā)言說:“就算你我都不完美,但是我們通過努力,一樣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杜誠誠聽后,十分感動,自己的講解不僅為盲人朋友帶去正能量,也能讓他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除了擔任盲人電影講解員外,杜誠誠還參與很多社區(qū)工作。“我會參加一些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教育等思想道德領域的會議。
去年 11 月,武漢市殘聯(lián)換屆,我有幸對政策層面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比如殘疾人醫(yī)療保險擴容等,現(xiàn)在殘疾人因疾病、意外住院,都可以報銷了。”
·杜誠誠(中)參加活動。
十幾年來,杜誠誠從未放棄努力,還考取了二級心理咨詢師、中級社會工作師證書。“以后如果有機會,我還會考取更多證書。”杜誠誠說。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轉(zhuǎn)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fā)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