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狠狠干狠狠爱,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影院视频

讓文物活起來,把文脈傳下去

2023-06-12 08:59:15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作者:董竹
原標題:熱評丨讓文物活起來,把文脈傳下去

中國考古博物館,一條“歷史大道”,以時間軸形式銘刻著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新石器時代“7000歲”的陶人面像,夏代二里頭遺址綠松石龍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銅犧尊……漫步歷史,品味文化,一件件無聲的文物穿越千年,承載著燦爛文明,傳承著歷史文化,維系著民族精神。

每年6月的第二個周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這段時間,各地文化盛宴精彩“開席”。聽文化文物工作者的主題分享,看現(xiàn)場和云端文物文博精彩展陳,參與文化遺產(chǎn)知識相關比賽,沿文物主題游徑暢享文化底蘊……今天,我國迎來第十八個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圍繞“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的主題,各地好戲連臺,共襄文化盛舉。

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才能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物資源“家底”逐步摸清,普查登記全國不可移動文物76.67萬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如何讓這些“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ǎn)、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一在保護,二在利用,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有人“在故宮修文物”,有人坐冷板凳、修復典籍,有人把新科技融進“修舊如舊”里,對瀕危損毀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對重點文物進行預防性主動性保護,為的都是讓文物“延年益壽”、世代相傳。而讓三星堆文物用四川話唱rap、把“馬踏飛燕”變成呆萌玩偶讓游客帶走、與博物館“云上相約”等創(chuàng)新嘗試,則是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的自信表達。

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是為了更好傳承文脈。文物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能夠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yǎng),成為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名片。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中國國寶大會》《中國考古大會》《行走大運河》等節(jié)目創(chuàng)新表達,讓專家走到臺前,讓文物離觀眾更近。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國際博物館日等節(jié)日活動異彩紛呈,帶來“考古熱”“博物館熱”“非遺熱”“文物保護志愿者熱”,越來越多人關注并熱愛文化遺產(chǎn)。文保人和文物事頻頻“出圈”、強勢“圈粉”,本身也折射出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巨大影響力。

護文明之火種,傳永續(xù)之文脈。從全國人大常委會把修改文物保護法列入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到北京、河北、山西等十省份出臺文物相關地方性法規(guī),近年來文化遺產(chǎn)保護法律法規(guī)體系不斷完善。與此同時,一系列政策規(guī)劃密集出臺,各地區(qū)各部門聯(lián)動合作日益頻繁。保護力度持續(xù)加大,全社會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的強大合力逐漸形成。讓文物保護利用與時代共進、與人民共享,可以更好銘記過去、啟迪將來。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xù)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挖掘文物價值,講好中國故事,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方能更好讓文物活起來,把文脈傳下去,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譜寫民族復興新華章。

責任編輯:邱小宸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