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洼村村民采摘紅梅杏。本報記者張文攀攝/光明圖片
寨洼村風光。資料圖片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走進鄉(xiāng)村看振興】
炎炎夏季,寧夏南部的六盤山區(qū)天高云淡、青山滴翠,山坳間寫滿了涼爽。
一大早,固原市原州區(qū)河川鄉(xiāng)寨洼村的山坡上,“咯咯咯……”雞鳴聲打破了林子的寧靜。村民古正鋒掀開一桶玉米,一把把撒下去,幾百只散養(yǎng)雞撲騰翅膀圍了過來,“這林子就是個大棚,種藥材、養(yǎng)土雞、養(yǎng)蜜蜂,樣樣有收成,一年下來能掙三四十萬元”。
林子,是六盤山區(qū)群眾賴以生存的命根子。寨洼村所在的原州區(qū),歷史上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樞紐,自古水草豐美、牛馬布野。清代以來,過度墾荒和戰(zhàn)亂導致這里生態(tài)逐漸惡化,一度成了“不適宜人類生存之地”。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山還是光禿禿的,要啥么(沒)啥,老天爺就是不下雨,叫個‘寨洼’,可洼里么(沒)水。”說起過去,寨洼村黨支部書記古兆金忍不住給了個“差評”。靠天吃飯的日子,山洼地難養(yǎng)活人,麥子畝產只有一百多斤,牛羊常??胁坏骄G葉,吃水全靠毛驢子“跑長途”從山溝里馱。
“人要想生存,樹就得扎根!”進入21世紀,國家開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這給寨洼村帶來了希望。“聽說退耕還林一畝地補兩百斤糧,家家戶戶都積極得很吶! 為啥? 自己種田可打不了這么多糧食!”古兆金告訴記者,全村一共退了4480畝陡坡地,開始年年植樹造林,山桃、山杏、檸條等適宜樹種逐漸成了大山的“主人”。
荒山披錦繡,變化的不僅僅是風景。祖祖輩輩生活在黃土塬上的人發(fā)現,隨著森林植被越來越茂盛,山間溝道偶爾也能蓄住水了。就連曾經“種下一袋子、收獲一帽子”的貧瘠土地,也漸漸開始爭氣,坡改田后的玉米畝產達1300多斤,農民解決了溫飽,畜禽也有了口糧,全村牛存欄達1400多頭、羊存欄達1000多只。
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寨洼,現在吸引了大山之外的投資目光。在閩寧協(xié)作牽線搭橋下,福建客商林錦云來到河川鄉(xiāng),一下子看中了這片“世外桃源”,他在寨洼和周邊村子的移民遷出區(qū),復墾1萬多畝土地種植油用牡丹。
“牡丹全身是寶,可以榨籽油、做茶,還能當中藥。”林錦云說,油用牡丹的試種成功,帶動村里不少農戶跟著種植,不僅產生了經濟效益,每年花期還吸引游客前來賞花游玩。后來,他又把村里的廢棄窯洞改建成窯洞賓館,打造“牡丹山莊”,發(fā)展生態(tài)觀光游。
黃土塬上盛開的牡丹花,叩開了村民閉塞的心門。有人提議:“牡丹都能長得這么好,種別的是不是也能行? 遠的不說,東邊彭陽縣出了名的紅梅杏是不是也能種?”
2018年開春,古正鋒拉著古兆金上山,兩人拿著買來的紅梅杏枝條,開始給樹“換頭”。“第一次嫁接,心里沒底,試了兩三畝,沒想到長得還不錯。”古正鋒說,到了第二年,他和古兆金又承包了200畝荒山地,全部種上紅梅杏,第三年掛果后,放到網上一斤賣10多元,紅梅杏從山溝溝直接“飛”向全國。
紅梅杏的“亮相”,給躍躍欲試尋找致富新路的村民注入“強心劑”。寨洼村的紅梅杏種植擴大到560多畝,鄉(xiāng)上還組織專家到田間地頭指導嫁接、修剪。然而,林上有果還不夠,林下空間如何利用起來? 寨洼村又把目光投向了“左鄰右舍”,聽說南邊的隆德縣推廣林下養(yǎng)蜂,北邊的海原縣推廣林下種植中藥材,寨洼能不能發(fā)展林下經濟?
腦子活泛的古正鋒又一次充當先鋒,一開始種苜蓿,結果缺水導致苗子出不來。“后來改種中草藥紅花,一公斤賣到150元,這下子開了眼!”古正鋒說,連著種了幾年紅花,倒茬的時候,聽說六盤山區(qū)有人在林下種小茴香,就試種了53畝,“白天忙地里的活,晚上就在手機直播間聽‘土專家’講栽種技術,沒想到也種出了名堂,一畝地收入將近2000元呢。”
山上紅梅杏,林下小茴香,再加上溝底的洋槐樹,接連不斷的花期又讓林下養(yǎng)蜂水到渠成。“頭兩年才養(yǎng)了5箱土蜂,后來聽說鄉(xiāng)上有養(yǎng)蜂試驗站,我經常跑過去聽專家講課,慢慢掌握了法子,現在增加到100箱了。咱這蜂蜜好,不用打廣告,客戶大老遠上門拿貨呢!”寨洼村村民古兆銀開玩笑說,有了林子就有了“財路”,村民當真是把年輕時沒種好的地都補回來了。
如今的寨洼村,林上有果、林下種藥、花間養(yǎng)蜂,遍地“溜達雞”,可謂荒山披綠富農家??恐佼€芍藥、千畝紅花、萬畝牡丹上演鮮花“接力秀”,寨洼村“四季有景”帶動了“四季有客”,村子還被評為“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寧夏旅游特色村”。2023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5677元。
“20多年植樹造林,‘光禿禿’變成了‘滿眼綠’,好生態(tài)帶來了好日子。”眼下,古兆金琢磨著,把山上的4000多畝老山杏逐步改良嫁接紅梅杏,讓山林再“生金”。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