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5日下午,錢塘輪滑中心,15歲的廣東小將陳燁在表演了一系列精彩的滑板動作后,奪得了杭州亞運會滑板男子碗池決賽的冠軍,這是中國隊在滑板項目世界大賽上取得的首枚金牌。
在賽后采訪中,陳燁著重感謝了自己的父親:“感謝我的父親,他給我建了兩個場地”。這句話引發(fā)了許多人對陳燁父親陳玩欽的好奇。在追求熱愛的路上,起初,父親的專業(yè)和工作,兒子的興趣和特長,都跟滑板毫不沾邊。
陳玩欽讀過師范學院,當過老師,學過舞蹈,干過圖書管理員,開過十年影視工作室。但他最愛的是舞蹈,因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才放棄。
當發(fā)現(xiàn)陳燁愛上滑板后,陳玩欽全力托舉起兒子的夢想。沒有教練,父子倆就自學;沒有場地,2019年,陳玩欽為了兒子訓練,租了一個200多平方米的倉庫,花了9個月的時間自己設計建造碗池;2022年,陳玩欽又建造一個更大的900平方米、9米高的滑板場。
在陳燁練習滑板的七年間,一直是父親陳玩欽在陪伴和指導他。陳玩欽是兒子陳燁眼中的“滿分爸爸”,也是“滿分教練”。新京報對話了這對父子,這似乎是“傳統(tǒng)雞娃故事”的反面,陳玩欽和妻子的共識是會接受兒子一般般,并不要求他一定成為優(yōu)秀的人。“健康,快樂,有一技之能解決吃飯的問題,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東西。”
陳玩欽更希望兒子“享受過程”,他深知不是每一個人都那么幸運,付出就一定有收獲。當沒有那么好的時候,他更希望兒子“也要接受現(xiàn)實,并在這個現(xiàn)實里面,去享受或創(chuàng)造快樂。”
10月13日,廣東中山,在陳玩欽的滑板俱樂部,陳燁在訓練。 新京報記者 李昨非 攝
動作全靠自學
新京報:最初是如何接觸到滑板的?
陳玩欽:陳燁8歲的時候,我?guī)ド虉隹匆娀?,他就有點迷上了,帶他玩了三天。買滑板的時候我也不確定他能夠堅持多長時間,就告訴他,買滑板的錢是借給他的。如果可以玩三個月時間,就是送給他的,否則要在零用錢那里扣下來。用時間觀察來判斷他確實真的喜歡滑板。
陳燁:8歲的時候去運動超市,一開始沒見過滑板覺得挺新奇的。好像是扶著欄桿站上去的,很不穩(wěn)。當時老爸也沒有給我買,怕我三分鐘熱度。之前應該很多東西都是玩一下就放棄了,比如輪滑,還有各種球類,一樣都沒有堅持下來。我也不知為什么滑板能堅持下來,要靠平衡,挺刺激的,還有各種新奇又豐富的動作。
新京報:當時沒有專業(yè)的教練,滑板的動作是怎么學的?
陳燁:是老爸教的,一開始在網(wǎng)上看基礎的教學視頻。老爸把它下載下來,一幀一幀的看,他會教我。我們兩個一直這樣子探索,我們都不會嘛,后來就有點經(jīng)驗了。老爸是更了解我一點,那些動作、細節(jié),還有訓練方面,他鼓勵我更多去嘗試。
陳玩欽:開始的時候,我可能稍微學得快一點點,我記得我上板,不知怎么就OK 了。他就比較慢。但他玩三個月就超出我了,可以有一些小的跳躍,所以我也轉(zhuǎn)型做教練,因為沒有人教嘛,就在網(wǎng)上找到一些資料,看著別人怎么跳躍,做一些很炫酷的招。
新京報:你是如何走向滑板創(chuàng)業(yè)的?
陳玩欽:一開始就覺得挺好玩,可以找點資料引導他,也沒有說想著要當教練。真的踏出第一步,就是我開這個滑板店。那時候剛好是我的影視工作室運營不下去了,也覺得之前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因為他喜歡玩,中山也沒有滑板店,也沒有氛圍,我想著開一個滑板店,拿貨也比較便宜?;迨菗p耗品,板子會磨損,要換的。這個項目又這么好,他自己也喜歡,那我們要不也招一些小朋友來學滑板。
我其實很膽小,陳燁可能也是遺傳了我。開滑板店,涉及招生,我是不敢的。我就忽悠陳燁去小區(qū)里招生,也有去學校發(fā)海報給別人。我跟他說,別人有興趣他就會問,也會學,沒興趣他也不會罵你。
我對教好小孩滑板是有點信心的。我讀了三年中等師范學校,學心理學,學教育學,又再讀了三年的師范學院,我學怎么教人已經(jīng)學了六年。我?guī)е媪税肽?,他可以跳躍,所有的動作都是自學的。
開滑板店的時候,我就是全職陪他,真的很享受那個時間。但賺不到什么錢,剛開始租的滑板場地是1400塊錢的租金,我一個月總收入就是400塊錢,好在他媽媽是老師,有固定的工資,她支持我們。
10月13日,廣東中山,陳燁在訓練。 新京報記者 李昨非 攝
為孩子建兩個碗池
新京報:2019年,在什么樣的契機下修建第一個碗池?
陳玩欽:碗池真的必須有了才能訓練。準備全運會時,我們一個星期才去廣州訓練一次,有時候下雨,可能幾個星期都練不到了?;暹@個項目,甚至在全省可能大家都沒有那么重視。想來想去,還是要自己擁有一個碗池。
比較現(xiàn)實的一點是做一個碗池30 多萬元,應該還算個友情價,但對我們來說太貴了。我們在網(wǎng)上看了很多外國的視頻,有些家庭自己做碗池,他們一般做得沒有那么大,小一點,但其實我想象,把它放大就可以了。
一開始有糾結過做一個簡單的U池,最保險,但那樣碗池就放棄了,可能就永遠是一個夢想了。后來我們決定就做碗池,材料買了。外國的視頻看了一遍不夠看兩遍,看五遍,看十遍,放慢來看。
其實我當時覺得也挺辛苦的,甚至我覺得不是說我放棄,是我有可能就做不了。因為碗池,自己做的時候要鋸一些木頭,它不是規(guī)整的,要很慢很慢去改。木板之間的接縫要接得很平整。如果不平整,肯定滑不了,這個碗池肯定是失敗的。有時候做到深夜一兩點的時候,白天我還要去上課,做舞蹈代課老師。我覺得太難了,就想做不成怎么辦。
完全做好,其實是有9個月時間。但半年的時候,陳燁已經(jīng)開始在那里滑了,我在碗池旁邊做一些修整。第一個碗池做下來十來萬元,是我做影視十多年的積蓄。后面,基本上都是我一個人在做,碗池的每一個螺絲都是我上的。那時候感覺太好了,天吶,我可以把碗池做出來,可以在那里滑,在那里訓練,之前其實真的沒有想過,但是真正把它完全做出來的時候,那個心情真的超級享受。
陳燁:當時為了準備全運會,因為也看了很多,參加了很多其他的碗池比賽,覺得很有必要建一個碗池。
我爸爸就嘗試著去建,我們一起規(guī)劃。因為當時全國的碗池其實也不是很多,特別是室內(nèi)的,想到自己家門口就能玩到碗池,就很開心。
新京報:有沒有想過放棄自己熱愛的東西?
陳燁:曾經(jīng)有好多次想過放棄,當時練了一兩年后,不光是動作沒啥突破,也很沒興趣了。我就跟我爸說我想放棄了。我爸說先把這個星期練完吧,然后過完一個星期之后說,再堅持一下吧。就這樣一直堅持下來。我覺得首先是取得了一些成績,也一直很喜歡,認識了很多朋友,所以不放棄。
陳玩欽:我在師范二年級時真的就喜歡上舞蹈了。我發(fā)現(xiàn)原來不說話也可以把你想要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通過身體表達你的喜怒哀樂。
我們中師本來畢業(yè)包分配,但我自學高考,到了大學讀音樂教育,在圖書館里學舞蹈的理論知識。大學畢業(yè)后我就去東莞教了一年書。我那時候很喜歡舞蹈,覺得它能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就辭職了,再去參加成人高考,又考到廣州一個藝術學院學舞蹈。
學了一年之后我去北京,那里是學舞蹈的天堂,很自由。但就待了一年,我那時候只吃中午一頓飯,讀書也要花錢,我的生活費都是陳燁媽媽給的。后來去深圳在培訓機構教舞蹈,發(fā)現(xiàn)跟我追求的不一樣。你用生命來追求的東西,去做一些你覺得很違背心意的事。
后來我就去一個圖書館當臨時工,那三四年吧,我經(jīng)常做夢跳舞,也會做夢去編舞,有時候醒來的時候就覺得怎么毛巾都濕了。
那段經(jīng)歷是我應該好好珍藏的東西,是我人生這么美好的一個原因,現(xiàn)在看回去,我覺得我年輕過。
新京報:如何克服在做動作時的恐懼?
陳燁:硬著頭皮克服。我做動作時跟其他選手比起來膽子還不夠大,經(jīng)常也不敢加速得特別快,飛也不敢飛很高。嘗試新道具的時候也沒這么大膽。
就慢慢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后面自然就敢了。每學第一個動作,先要練習摔跤,只想著怎么完成的話,是不行的。在空中已經(jīng)感覺動作有點變形,就應該是成功不了的,就把板拿開,先跪摔,先去保護自己。但有時候遇到新的道具,可能就有點差別,技術肯定是夠的,但就不敢做。我有時候看到別人做了以后,自己可能就更加有信心。
現(xiàn)在一直在挑戰(zhàn)滑行,想要突破一些騰空的高度和速度,沒有給自己明確的一個指標,但希望盡量可以一直飛得更高,或者更快。
陳玩欽:陳燁膽子比較小,他可能會摔一百次才成功一次。別人更大膽,他可能就是摔10次,或者20次,他就要成功了。別人是相對進步快,但我們可能掌握了100種,或者80種摔跤的方法,別人可能就只掌握了10種。這是為了他真正比賽時,降低受傷幾率,沒有那么容易受傷。其次就是他沒有把握的時候,他不輕易去站上去。他有把握的時候才站上去,才要嘗試成功。
我們經(jīng)常說滑板或者極限運動其實不是危險運動,極限運動是不斷地去突破他的心理關。從零開始,你從矮的再高一點,再高一點,其實每一關,每一個高度對學生來說其實都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10月13日,陳玩欽和兒子陳燁討論技術。新京報記者 李昨非 攝
放低預期,享受當下
新京報:接下來有什么目標?
陳燁:如果是比賽目標,那就是全運會,還有奧運積分賽,看能不能把排名再提高一點,因為目前還都不是很高。動作方面,就是速度,高度得練起來。想去奧運會,但是差距還是比較大。
我也不確定未來是不是就從事滑板這個方向,但到全運會之前都要訓練。目前拿到冠軍的信心只有20%,剩下的還都要靠努力。還是要將技術再提高一點點。
陳玩欽:他心里面是想?yún)⒓訆W運會的。我們肯定就努力吧,不管能不能參加。夢想也不用太強烈,你太強烈,會不會沒成功的時候會失落呢?要用四五年的時間去填平,我總是會擔心這個事情。曾經(jīng)的夢想,可能要花那么多的時間才能放下,那為什么不早一點放下,更早的去享受當前的狀態(tài)呢?
新京報:對兒子陳燁有什么期望?
陳玩欽:從小我跟他媽媽就有共識,我們會接受他一般般,不管是學習,或者玩滑板。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健康,快樂,然后有一技之能解決吃飯的問題,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東西。
我們并沒有要求他一定成為優(yōu)秀的人,或者說成績很好。我覺得快樂應該是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更優(yōu)秀。其他家長可能會想著孩子先拿到好的成績,以后再去享受這種快樂。但結果有可能會是失敗的,難道失敗了,之前就只能是艱苦嗎?我們也希望他更好,但萬一沒有那么好呢?我覺得要享受過程,在沒有那么好的時候,也要接受現(xiàn)實,在這個現(xiàn)實里面,怎么去享受你的快樂或者創(chuàng)造你的快樂。
新京報:有什么想跟其他家長分享的內(nèi)容?
陳玩欽:不是每一個人都那么幸運,付出就一定有收獲。我們也是一步一步的,順其自然。
孩子小的時候?qū)σ粋€東西很感興趣,可能大人會覺得很無聊,但那些時間我覺得是很珍貴的。在我的培訓機構里能看到,小朋友的毅力跟家庭是有關的,小朋友進步快的,其實都是家長陪伴很多。
我覺得自己在摸索一條,能不能適合孩子的,或者教育的路。很多人可能的是為了讀大學、為了卷,失去太多東西。不是說大家就躺平,不爭取,不積極,只是把我們的期待值降低,但我們該努力的還是要努力。
同題問答:
新京報:用3個詞形容你熱愛的這件事?
陳燁:喜悅、滿足、新奇
新京報:對于保持熱愛,你有沒有什么秘訣?
陳燁:自己首先很喜歡這項運動,如果你一直就不喜歡這項運動,其實是很難堅持下來的,可能還是要在其中找到樂趣。
新京報:身處現(xiàn)在這個年齡階段,你如何看待自己20歲時的“熱愛”?
陳玩欽:那是應該好好珍藏的東西,是我人生這么美好的原因,20歲時我們很單純,社會經(jīng)歷也不夠豐富,就是單純?nèi)プ非竽贻p應該有的東西。
人生如果缺了熱愛,是一件很遺憾的事。遺憾不是在于我們失敗,我們熱愛了,而且為它付出一些行動,我覺得這個就是無憾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真的沒有熱愛,但我覺得如果真的是沒有,生命是不豐富、不完滿的。
新京報:(有人說“熱愛才是開啟一切的正確答案”,也有人說“等你擅長了,熱愛就開始了”)你更認可因熱愛而堅持,還是因堅持而熱愛?
陳玩欽:我覺得這是一步一步的,小朋友一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是談不上熱愛,只是剛接觸,熱愛是深層次的,從入門到中間經(jīng)歷一些坎坷,再慢慢深入才會有熱愛。有付出才知道是不是熱愛,所以小朋友有興趣的時候,可以引導他,讓他接觸,讓他慢慢地持續(xù)去嘗試,在過程中發(fā)現(xiàn)原來熱愛的是這個東西。
陳燁:有時候動作一直成功不了,其實就很煩,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很想放棄的。后面堅持過了之后,就知道總會有那樣的瓶頸時刻??梢試L試其他的方法,或者說先暫時放一下,但是就不要這么容易去放棄。
新京報:許多人會擔心當熱愛成為職業(yè)之后,熱愛會減淡,你怎么看待這一點?
陳玩欽:這是比較現(xiàn)實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是找一個平衡點,它超過你的度了,就要緩一下,有些時候不得不舍去一些東西,才能平衡好熱愛和職業(yè)。
新京報:在追尋熱愛的路上,你有沒有留下什么遺憾?
陳燁:目前還不算有吧,因為也拿了亞運會的冠軍。雖然可能全運會沒有發(fā)揮很好,但現(xiàn)在總體還是挺好的。
陳玩欽:我覺得人生如果缺了熱愛,我自己會覺得是很遺憾的。只有我們熱愛了,為它付出一些行動,我覺得才是無憾的。
記者 李聰 王清以 李相慧 吳嘉文 李昨非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