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狠狠干狠狠爱,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影院视频

蔥的辛辣味中,藏著古人的真性情?

2022-07-20 14:55:25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蔥的“山海情”

我們又多了一種蔥。近日,《陜西植物志》編寫團隊在國際知名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上發(fā)表了蔥屬一新種,被命名為“秦嶺薤(xiè)”。

蔥屬植物,在植物分類學中最初被納入百合科,與百合、郁金香一個單位。此后曾短暫獨立成蔥科。2016年,在新版被子植物分類系統(tǒng)中,再次換了“科室”,歸入石蒜科。

秦嶺是中國南北分界線,天然的物種庫。秦嶺薤為什么不叫秦嶺蔥?蔥、韭、薤、蒜,都是蔥屬植物。薤原產(chǎn)于我國,其拉丁文學名的種加詞即為“中國的(Chinese)”,可能有這樣的考量。大蔥的英文是Welsh onion,意思不是威爾士蔥,威爾士有“外國的、非本地”的意思。

俗語說裝蒜,而不說裝蔥。古時蔥蒜薤,本就不分家。薤,一名火蔥,一名摘蒜。薤俗稱藠(jiào)頭,現(xiàn)在菜市場常寫為茭頭、蕎頭,薤因此又被稱為藠蔥、藠蒜。再比如石蒜科的水仙花,也是既能當蔥又能作蒜,天蔥、雅蒜說的都是它。

古詩詞中寫薤的遠比寫蔥的多。西漢田橫不愿歸順劉邦,自盡而亡,其手下五百壯士在其墳前高歌“薤上露,何易晞”。挽歌一詞即由《薤露》而來,因薤的表面覆有蠟粉,很難附著露水,故寓意生命易逝。“盈筐承露薤,不待致書求”,當年杜甫客居秦州,好友阮昉送來三十束掛著露珠的藠頭,只有知道薤露難留,才能體會到阮昉的深情。

自先秦,蔥薤就主宰了古人的后廚?!抖Y記》載:“膾,春用蔥,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蔥,膏用薤。”《說文解字》說,“戴角者脂,無角者膏”,燒牛羊肉要用蔥,燒豬肉則用薤。“種薤二十畦,秋來欲堪刈,望黍作冬酒,留薤為春菜。”大詩人白居易的春盤中,薤是自采自種。

如今北京的湘菜館子里,多有藠頭炒臘肉這道菜。腌過的藠頭,不認識還以為是糖蒜。汪曾祺先生在《葵·薤》一文中建議,對于薤,再吃不慣,還是要吃一點,“吃吃,就吃出味兒來了。”

蔥蒜薤韭,古人把蔥當老大。蔥的稱謂多,掌故也多。在那股子辛辣味,可以體察古人的真性情。

●龍肝鳳髓配得上

現(xiàn)今網(wǎng)友愛自嘲為“韭菜”。去年電視劇《山海情》熱播,劇迷玩村民的方言梗,自稱“蔥民”。“你算哪根蔥?”雖說語氣不善,但蔥接地氣,有煙火氣,“蔥民”的稱呼更有趣。

《說文》說蔥有四種,“山蔥、胡蔥、漢蔥、冬蔥”。有論文統(tǒng)計,在歷代典籍中“蔥”的稱謂有24種,應該只多不少。

所謂冬蔥,又叫慈蔥、樓蔥、大官蔥、龍角蔥、龍爪蔥和羊角蔥,元代叫作塔兒蔥。蔥分冬夏,還分大小,見于東漢《四民月令》。夏蔥是小蔥,冬蔥是大蔥,“三月別小蔥,六月別大蔥”。蔥還能分出五行,有木蔥、水蔥、火蔥和土蔥,就差個金蔥。

《管子》載,齊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蔥與戎菽(指豌豆或大豆),布之天下”?,F(xiàn)今大名鼎鼎的山東章丘大蔥,有人說就是齊桓公“天下布蔥”的戰(zhàn)果。山戎古居燕山一帶,《管子》中的“冬蔥”大概率是燕山上的野蔥,蔥最初拿的是北京戶口?野蔥又叫“茖”。

蔥有胡蔥,又有洋蔥。胡蔥還叫蒜蔥,《廣群芳譜》說“狀似大蒜而小”。唐太宗時,泥婆羅國曾進獻渾提蔥,渾提蔥是洋蔥還是胡蔥?渾提蔥“其狀猶蔥而甘”,符合胡蔥少辛辣、有甜味的特點。李時珍說:“元人《飲膳正要》作回回蔥,似言其來自胡地,故曰胡蔥耳。”回回蔥是胡蔥,還是洋蔥,一直有爭議。

蔥能調(diào)眾味,因此稱為“和事草”。王禎《農(nóng)書》盛贊“雖八珍之奇、五味之異,非此(蔥)莫能達其美”?!缎α謴V記》里有個笑話:

有請客者,盤饗少而和頭多,因嘲之曰:“府上的食品,忒煞富貴相了。”主問:“何以見得?”曰:“蔥蒜蘿卜,都用魚肉片子來拌的。少刻魚肉上來,一定是龍肝鳳髓做和頭了。”

“和頭”是吳語,作為和頭的蔥,吃龍肝鳳髓也配得上。

●這些“蔥”不是蔥

《紅樓夢》里,鳳姐會夸人,夸老太太會調(diào)理人,“把姑娘調(diào)理得跟水蔥似的”。水蔥不是蔥,是莎草科藨草屬,水蔥可以用來織席子。《詩經(jīng)》中稱水蔥為“莞”(guān):“下莞上簟,乃安斯寢。”王維有詩“水驚波兮翠菅靡”,翠菅說的也是水蔥。“水蔥生水中,如蔥而中空,又名翠菅。此草可以為席。”(明代《丹鉛總錄》)

萱草,又名鹿蔥,也不是蔥,是百合科萱草屬。《詩經(jīng)》中的“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草說的就是萱草。到了明代,北京開始流行吃黃花菜,就是萱草花,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中說“京師人食其土中嫩芽,名扁穿”。

萱草叫鹿蔥,是古人誤認。鹿蔥是鹿蔥,是石蒜科石蒜屬植物,《廣群芳譜》載:“鹿蔥色頗類萱,但無香爾。因鹿喜食之,故名。”還有藜蘆,是百合科藜蘆屬植物,古人用來治中風,煎成防風湯?!侗静菥V目》中說藜蘆“北人謂之憨蔥,南人謂之鹿蔥”。到底誰該叫鹿蔥?問鹿。

說了歸齊,蔥為什么叫蔥?《說文》說:“其色蔥蔥然,故名。”古詩詞常見的“蔥翠”“蔥蘢”“蔥茜”“青蔥”,都是“只此青綠”的意思,和大蔥沒關(guān)系。《詩經(jīng)》里的“朱芾斯皇,有玱蔥珩”,“蔥珩”指的是綠色玉佩。

《孔雀東南飛》有句“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宋代《爾雅翼》認為“馬之青驪稱驄亦取義(青蔥)”?,F(xiàn)代人說青春,不僅有“青蔥歲月”,還有“青驄歲月”。古籍中不見青驄年少,倒有黃驄年少。裴果是南北朝時北周名將,“從軍征討,乘黃驄馬,衣青袍,每先登陷陣,時人號為‘黃驄年少’。”

●劉備要跑 蔥打了掩護

西漢時有不少大蔥栽培的記載。渤海太守龔遂,勸導農(nóng)桑,鼓勵郡民在自家菜園種植“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蔥、一畦韭”。

《漢書·召信臣傳》載,漢代太官園(又作大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菇,覆以屋廡,晝夜蘊火,待溫氣乃生,信臣以為此皆不時之物,有傷于人,不宜以奉供養(yǎng)。”在漢代,就反季節(jié)種植大官蔥。西漢召信臣和東漢杜詩,均官居南陽太守,為政清平,頗得民心,故南陽人有俗諺說“前有召父,后有杜母”,這是父母官的由來。雖然召信臣認為大官蔥與時不合,但也說明,蔥的種植是官員關(guān)注的要事。

種蔥要疏密得當。唐代《四時類要》說:“種蔥炒谷攪勻,塞摟一眼,于一眼中種之。他月蔥出,取其塞摟一眼之地中土培之,疏密恰好。”南宋章樵也說“蔥披散而植之”。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的名場面,大家耳熟能詳。這里先簡單復述一下。劉備降曹之后,擔心曹操謀害,韜光養(yǎng)晦,在后園里種菜。曹操請劉備吃飯,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劉備剛接了獻帝的衣帶詔,心里有鬼,嚇得筷子掉了,只好以打雷嚇的來掩飾。劉備隨后對關(guān)羽張飛說:“吾之學圃,正欲使操知我無大志。”于是連夜逃跑。

曹操這么好糊弄?史籍中還有個細節(jié),和蔥有關(guān)系,很關(guān)鍵,卻被《三國演義》不該忽略地忽略了,見于東晉《華陽國志》。劉備借故溜掉后,曹操也覺得酒席間有所失言,想來想去不放心,派密探去查看劉備回家做什么了。探子回報,“見其方披蔥,使廝人為之不端正,舉杖擊之”。雜役種蔥不齊整,劉備氣得直打人。曹操說:“大耳翁,未之覺也”。曹操看劉備還顧著種蔥呢,想來不會跑,沒想到劉備“其夜,急東行”“公馳使追之,不及”。

此處劃重點。劉備學圃,學的是種蔥。

●金齏玉膾不見蔥

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在周代,做膾的大師傅叫作“籩人”?!抖Y記》說膾:“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膾”。杜甫詩中說“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zī)春蔥”,可見膾之細,在于一手好刀工。

膾離不開蔥薤。“切蔥若薤,實諸醯以柔之”(《禮記》),或用蔥,或用薤,肉與蔥要在醋中浸漬至柔軟。古之魚膾,今之刺身,只用芥末,不見蔥薤了。

北宋汴京流行吃魚膾。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御園金明池,每年三月初一開放。苑內(nèi)不僅有諸般藝人作場,還有許多垂釣之士,他們得魚后便高價賣給游客?!侗偈痄浽挕酚浢穲虺技抑杏幸焕湘?,善于作膾,士大夫“以為珍味”,歐陽修等人“每思食膾,必提魚過往。”魚膾之外,還有“先羊膾”“香螺膾”“豆辣羊醋膾”“紅絲水晶膾”、“鮮蝦蹄子膾”等名目。

隋代吳郡獻松江鱸,隋煬帝贊“所謂金齏玉膾,東南佳味也”。電視劇《夢華錄》里用黃河鯉魚做金齏玉膾,宋人確實愛食鯉魚膾。“金齏”一詞最早見于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由7種配料組成:蒜、姜、鹽、白梅、橘皮、熟栗子肉和粳米飯。值得注意,金齏沒有蔥。

“瓦盆麥飯伴鄰翁,黃菌青蔬放著空。一事尚非貧賤分,芼羹僭用大官蔥。”陸游任性,再窮也要吃蔥的。古人作羹,有肉有菜,芼通毛,指豬牛羊肉?!洱R民要術(shù)》中說,“唯莼芼而不得著蔥”,芼羹有莼菜可以不加蔥。“鮆(jì)魚莼菜隨宜具,也是花前一醉來。”陸游愛吃莼菜羹,很可能莼菜大蔥全都放。

●成了“蔬菜刺客”

東漢名士孔奮,在王莽之亂時舉家遷至河西。東漢初年出任姑臧(漢時涼州稱姑臧)長?!稏|觀漢記》載,前任只為官數(shù)月,就搜刮豐厚家財。“奮在姑臧四歲,財物不增。唯老母極膳,妻子但食蔥菜?;虺皧^曰:置脂膏中,不能自潤”。

按說蔥菜只是家常菜,在宋代,卻成了“蔬菜刺客”。宋太祖趙匡胤治軍,命令禁蔥?!读竹o軍政》中記:“軍士衣不得過膝,蔥韭不得入營,無侈心也”。宋太祖禁蔥韭,實是為了在軍中禁魚肉。

宋代士風奢靡?!稌D谷漫錄》就說,“京都中下之戶,不重生男,每生女則愛護如捧璧擎珠。甫長成,則隨其資質(zhì),教以藝業(yè),用備士大夫采拾娛侍。”其中“廚娘最為下色,然非極富貴家不可用。”

當時有位郡守,出身寒門,即便位居高位,仍然日用節(jié)儉。后來回歸故里,想念汴京宴會上的美食,于是請人四處物色廚娘。友人推薦了一位廚娘,容止循雅,紅衫翠裙,一看就是體面人。郡守請廚娘試技,只做兩道菜,“食品第一羊頭僉,菜品第一蔥齏”。

廚娘做羊頭,“漉置幾上,剔留臉肉,余悉擲之地。眾問其故,廚娘曰:此皆非貴人所食也。”府里人舍不得,將地上棄料拾起收好。廚娘笑說:“你們要吃狗糧(若輩欲食狗子食耶)?”

廚娘治蔥齏,“取蔥輒微過沸湯,悉去須葉,視碟之大小分寸而截斷之,又除其外數(shù)重,取條心之似韭黃者,淡酒鹽浸漬,余悉棄,了無所惜”。

好吃是好吃,一看賬單,郡守咋舌:“吾輩力薄,此種筵宴,豈宜常奉?此等廚娘,豈宜常用?”

孔奮之母做蔥菜,省食材而味道好,才是秒廚。

●蔥就是這身臭脾氣

五菜、五辛和五葷之說,少不了蔥。

西周實行井田制,“家作一園,以種五菜,外種楸桑,以備養(yǎng)生送死”。(《谷梁傳》)葵、藿、薤、蔥、韭,位列五菜。蔥有個別名叫菜伯,今天的話講就是“菜老大”。

立春習俗吃春盤,名為“咬春”。春盤又名五辛盤。五辛說法不一,《荊楚歲時記》中說是大蒜、小蒜、韭菜、云臺、胡荽,《本草綱目》中說是蔥、蒜、韭、蓼蒿、芥辛。蘇軾有詩“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雖謂清歡,其實五辛俱全,口味蠻重的。

宋代始有五葷之說,說法不一。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說,“五葷即五辛,謂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練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蕓薹(油菜)、胡荽(香菜)為五葷;道家以韭薤蒜蕓薹胡荽為五葷;佛家以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茖蔥為五葷”。唐僧給豬八戒取名,因他斷了“五葷三厭”。豬八戒肯定是不吃蔥的。

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一生有三不食”,也就是蔥、蒜、韭,三者均被斥為“臭物”。“蔥、蒜、韭盡識其臭,而嗜之者眾,其故何歟?以椿頭之味,雖香而淡,不若蔥、蒜、韭之氣甚而濃。濃則為時所爭尚,甘受其穢而不辭;淡則為世所共遺,自薦其香而弗受。”

最早以蔥分善惡的,是《淮南子》?!痘茨献印份d,“君子之于善也,猶采薪者見一芥則掇(duō)之,見青蔥則拔之。”意思是君子不以善小而不為。

蔥、蒜、香菜之類,并非人人愛。李漁自詡“吾于飲食一道,悟善身處世之難”,但如他這樣以蔥解人,未必是正解。有例為證。唐時名將屈突通和屈突蓋兄弟,執(zhí)法嚴明,不徇私情,“以嚴整而知名”。民間有順口溜:“寧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寧服三斗蔥,不逢屈突通。”(《唐書》)屈突通的臭脾氣超三斗蔥,想來他聽到民謠,會說一句“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我等蔥民,就要這個味。

▌五柳七

責任編輯:蔡曉慧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