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詔“恃才傲物,宜謚曰驕”——《梁書》
蕭子顯是南朝齊武帝的侄子,但在梁朝做官。他很有才氣,但不免又因此而輕視他人。蕭子顯擔任吏部尚書時,執(zhí)掌任免、選拔之權(quán),各類應(yīng)選士人與他見面,他都只是揮一揮手上的扇子,冷面示人,一句多余的話都不愿說。
但梁武帝蕭衍很欣賞他的才華,常召他談史論文。有一年九月九日,蕭衍招飲,只有他得到圣旨,讓他乘興賦詩;寫好后,蕭衍又降旨稱贊他是“才子”。
蕭子顯還接受梁武帝的委托,考訂眾家史書,寫成《后漢書》100卷,又撰寫了《齊史》60卷。但天妒奇才,蕭子顯年僅49歲就病死了。
2008年,蕭子顯的兄長蕭子恪墓被發(fā)現(xiàn),在今南京仙林靈山,那么,蕭子顯的墓或許也在此附近。
在準備安葬時,蕭子顯家人請謚,皇帝親自寫了詔書,說他“恃才傲物,宜謚曰驕”。這個謚號雖稱贊了他的才學(xué),但很難讓人認為是個美謚。“恃才傲物”這個詞后來漸漸成為一個典故,人們常常用它來概括“仗著自己有才能而看不起人”。比如唐代的蕭穎士,他也是南朝梁宗室的后代。四歲能屬文,十歲補太學(xué),是一位神童。就連入唐的日本使節(jié)都想拜他為師。但史籍上對他的評價并不太高,說得最多的就是“恃才傲物”。有一次他對一位老者不敬,后來才知那是吏部尚書王丘。蕭穎士忙到王宅請罪。王丘責(zé)備他說:“所恨與子非親屬,當庭訓(xùn)耳!”過一會兒又說:“你負有文名,卻倨傲如此,恐日后難有長進。”最終,蕭穎士官至揚州功曹,便沒有再升遷了。于是,古人常用他來作為反面材料,勸人為人處世一定要謙虛謹慎,切莫恃才傲物。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