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這些詩詞大家,總是常讀常新的。近來翻書,又發(fā)現(xiàn)了辛棄疾非常有趣的一面!
知他有“詞中之龍”的盛名,知他有直搗敵營手擒叛徒的驍勇,知他有“欲說還休”的愁緒,知他有“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柔情,知他有“了卻君王天下事”的未酬壯志,可是,你見過比他辛棄疾更愛跟山水花鳥萬物生靈對話的詞人嗎?
《辛棄疾十首“山水對話”詞作趣解》
“我,辛棄疾,今年四十三歲,
愿與鷗鷺白鶴結(jié)為同盟,
無論福禍、貴賤、疾病,
都不能把我們分開。”
交友觀大氣、浪漫、開闊至此!
古語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是閑適,是淡泊,是桀驁,
是風(fēng)也投入雨也投入,令他們一見如故。
01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出自《水調(diào)歌頭·盟鷗》
注:翠奩(lián),翡翠鏡匣,形容帶湖水清碧明澈。
好家伙,喝醉了,
耍酒瘋欺負(fù)一棵松樹,
問人家“你說說,我醉成啥樣了”。
可能碰到的是迎客松,
以為松樹伸手要來扶他,
踉踉蹌蹌,還不耐煩用手一推說,
“一邊兒去”!
02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出自《西江月·遣興》
這算得上辛棄疾與李清照的夢幻聯(lián)動了,
是他效仿李清照寫就的。
之前不是說他有鷗兄鷺弟了嘛,
這位“自來熟”再碰見白鷗,
就怪人家在天上盤旋,
不肯前來親近他了,落寞地問,
“以前咱不是已經(jīng)拜把子了么,
你是不是新來的?
怎么著,另有什么話要講?”
03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閑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出自《丑奴兒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稼軒居士的想象力也是一絕!
云海把山遮住了,
在他那里,是浮云在淘氣作怪,
“什么人在半夜時分
把我看熟的青山推走了?
扎堆的浮云,不要裝作若無其事,
我猜一定是你們干的。”
在搬來此處之前,辛棄疾心愛的
帶湖居所剛毀于一場火災(zāi)。
莫失莫忘,當(dāng)生活出招,
我們有“一蓑煙雨任平生”化之,
還有“且喜青山依舊住”迎之。
04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
西風(fēng)瞥起云橫度,忽見東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舊住。
《玉樓春·戲賦云山》
逛啊逛,游到景點“南巖”了,
驚于這鬼斧神工的山勢,
“社牛”辛棄疾一邊嘆,
一邊拍了拍仙人洪崖的肩膀問道:
“這千丈翠巖如此奇特,
是哪個神仙削的吖?”
05
笑拍洪崖,問“千丈翠巖誰削”?依舊是西風(fēng)白鳥,北村南郭。似整復(fù)斜僧屋亂,欲吞還吐林煙薄。
出自《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廓之韻》
“十萬個為什么·辛”又上線了!
滿地元寶,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
可貴的是,
在一個容易“自以為看穿一切”的年紀(jì),
他還對萬事萬物保持探究好奇的熱情,
一口氣問了月亮九個問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稱贊道:
“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之理,
與科學(xué)家密合,可謂神悟。”
這是穿越千年的神悟,
也是勘破生活依舊少年的神悟。
06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fēng)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jīng)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注:一氣九問,這九問依次是——
第一問:天快亮了,月兒你悠悠西行,將去向何方?第二問:是否西天別有人間,你從這邊向西落下,又從那邊緩緩東升?第三問:天空那樣浩渺無邊,是否憑借浩浩秋風(fēng)推動你運(yùn)行的?第四問:你像一面無根的飛鏡,是誰用繩子將你系在天空中?第五問:你那月宮里的嫦娥一直沒有出嫁,是誰把她留下的?
第六問:聽說你是從海底升起又落回海底的,這是真是假?第七問:如果你真是從海底出來的,那么你的玉殿瓊樓怎會不被縱橫萬里的長鯨觸破?第八問:月宮中的蝦蟆固然會戲水,怎么那不識水性的玉兔也能自由沉?。?strong>第九問:如果說月亮上的一切都安然無恙,那么一輪圓月為什么又會漸漸變成彎鉤?
寫這首詞時的辛棄疾已經(jīng)54歲了,
入山見山秀美,便言說,
“青山喜我歸來,才顯得格外秀麗,
還派遣云水花鳥迎我悅我。
可能山神也嫉妒我這個酒圣詩豪了,
嘲笑我‘頭發(fā)都白了,回家種田去吧!’”
初讀以為他自戀自娛自樂,
再讀得其自解自慰自嘲之意。
《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又名應(yīng)作:
《論被彈劾罷官可以寫得有多清新自然?》
07
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解頻教花鳥,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詩豪,可能無勢,我乃而今駕馭卿。清溪上,被山靈卻笑,白發(fā)歸耕。
出自《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
注:期思,江西一地名。卜筑,選地蓋房。
“人們總說頭發(fā)變白,是因為愁的,
若真是這樣,那我辛棄疾
可要好好逗逗長滿白羽的沙鷗了,
‘你這小小沙鷗,一身白一身愁,
竟是世間最為煩憂的了。’”
天地一沙鷗,
無所依無歸途,是愁,也是他。
青山似萬馬奔騰,
在茫茫煙雨中迷了路,是愁,也是他。
08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lián)翩萬馬來無數(shù)。煙雨卻低徊,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fā),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如果要去往的世界,
令他不能做自己,
他才不會人云亦云,點頭哈腰,
被罷黜時,
他自己辟出一個世界:
鷗鷺為盟,松竹為友,花鳥為親。
有人統(tǒng)計,
他作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四十年,
近二十年的時間被閑置一旁,
而斷斷續(xù)續(xù)被起用的二十多年間,
又有三十七次頻繁調(diào)動。
可一旦得到為國為民效力的機(jī)會,
辛棄疾,總是要有所作為的。
09
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
寧作我,豈其卿。人間走遍卻歸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
《鷓鴣天·博山寺作》
這是稼軒居士的得意之作,
縱落筆時已年過六旬,
仍有驚世之語。
豐子愷說,
唯有聰明之人,能不屈不撓,
內(nèi)部仍舊保藏著這點可貴的心。
這種人就是藝術(shù)家。
木心也說,
人從悲哀中落落大方走出來就是藝術(shù)家。
毋庸置疑,他是一位偉大的詞人,
也不失為一位了不起的生活藝術(shù)家。
10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dú)坐停云,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shù)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fēng)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厥捉性骑w風(fēng)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注:意溪山欲援例者,意為,我想溪山見我給其他園亭都寫了詞,叫我也照例給“停云堂”寫一首。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